”
嘉定籍学生李连成代表国子监的学生上前答话。
“国子监祭酒何在?”
“回娘娘,老臣在!”
祭酒方逢年占了出来(奏折并没有查到崇祯元年的国子监祭酒是谁,但是方逢年在后期做过国子监祭酒,所以借他一用。崇祯初年任部侍郎。十一年,擢礼部尚书,入阁辅政。其冬,引罪罢官。福王时,定称鲁监国。绍兴破,与方国安等降清。后因通闵而被诛。历史上此人颇具争议,但是降清是事实。)。
“你既为祭酒,何以放纵太学生擅议朝政?不安心读书,肆意牵涉朝政,是何居心?太学生年轻不辨是非,是何人居中串联?”
张嫣霸气三连问。
“臣虽为祭酒,然学生所为臣雀确不知情。但皇上下旨,建立科学院和医院学,置太学于何地呀?娘娘!寒窗苦读几十载好不容易考取功名,然一夜之间,匠人品级居然驾于官员之上,这是有违圣人之道!还请娘娘明鉴!”
“说来说去,尔等还是为了自己的私利找的借口而已。今内阁和六部尚书都在,三品以上武官也都在,本宫借此问而几个问题。”
张嫣看了看身边的文武官员,说道:
“读书为了什么?你们口口声声说是为了家国大义,为了苍生社稷,为了追逐圣人之道。那本宫问你,何为家国大义?何为社稷苍生?何为圣人之道?”
张嫣问静坐抗议的学生,也问周边的众臣。
国子监学生的代表李连成回答道:
“学生李连成禀娘娘:读书当然为了声张正义,弘扬正气,协助朝廷治理国家,安定百姓,为了更好的报效朝廷!”
张嫣看了看眼前的愣头青,笑了笑说道:
“你们说的冠冕堂皇,但是说的都是假话。在本宫看来,你们中大多数人读书是为了光宗耀祖,造福自身和自己的家族。”
“你们怀揣着圣人的教诲,言必说为了报效朝廷,弘扬正气。其实你们根本就没有想过苍生社稷。张子厚曾说过: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说的多好呀,可是你们为了生民做过什么?你们为了生民做的最多的就是剥削他们,利用天灾人祸占了他们的农田,为了自己的私利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