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我刘辩,让大汉再次伟大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3章 汉家天子?彼可取而代之!(4/4)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皇甫嵩叹了口气,将环首刀丢在地上,刀身落地发出沉闷的声响,怔怔地望着阎忠的首级和那具无头尸首,忽然仰天大笑道:“好个曹孟德!”

    曹操见皇甫嵩弃刀,也收剑归鞘,不仅再无忧虑,反而笑谓皇甫嵩道:“义真公若是当真有反意,则可先取操之头颅为其报仇雪恨!”

    “孟德不必再试探了。”皇甫嵩摇了摇头,如同泄了气的皮球般瘫软地坐在软垫上,叹了口气道,“某只知,食汉禄者,生为汉臣,死为汉鬼。”

    “只是可惜,伯孝本是佳人,奈何为贼……”

    曹操目光微沉,他知道皇甫嵩是在惋惜阎忠的才干。

    凉州的生活和教育环境,不知多少年才能出阎忠这样一位有才学的士人,绝非心怀叛意。

    曹操见皇甫嵩有些颓废,起身掀开帐帘,与早已目瞪口呆的梁衍点了点头,留下了一句仿佛无关紧要的话。

    “阎伯孝善治《孟氏易》,不知可曾卜算到今日?”

    说罢,曹操微微摇头,转身离去,唯有皇甫嵩目光凝重地看着阎忠的尸首,喃喃道:“《孟氏易》?”

    (2872字)

    ——

    ps:虽然晚了点,但更新的量还是足的!

    pps:历史上阎忠这人是真劝过皇甫嵩造反的,当时是黄巾刚平定,皇甫嵩暂任冀州刺史,阎忠则因在黄巾起义期间担任信都令却城池失守,被罢官夺职而对汉室心怀怨恨。

    不过当他被韩遂、马腾率领的凉州叛军挟持担任叛军首领的时候,却又耻于此,羞愤而死。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