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和优惠政策,相信这些也能为贵公司带来不少收益。”谢朗说道。
双方就股份分配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气氛逐渐变得紧张起来。谢朗知道,这是一场利益的博弈,他必须坚守自己的底线,同时也要寻找一个平衡点,让各方都能满意。
随着谈判的深入,海天集团和瑞丰集团因为股份分配问题产生了严重的分歧。王强认为,海天集团在某些方面的实力不如瑞丰集团,不应该获得相同的股份比例。他提出,瑞丰集团应该比海天集团多占1的股份。
“李总,您先别激动。”王强连忙说道,“我并没有否定海天集团的实力,这一点我们都很清楚。但是,在技术和资源整合方面,我们瑞丰集团确实有着独特的优势。”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您看,我们瑞丰集团拥有一支专业的团队,他们在技术创新和产品优化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卓越的能力。而且,我们在资源整合方面也做得非常出色,能够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提高项目的效率和质量。”
李天明皱起眉头,反驳道:“王总,您说的这些我们海天集团也都有啊。我们同样也有专业的团队和资源整合能力,而且我们的口碑和影响力也是有目共睹的。”
王强笑了笑,说道:“李总,我知道海天集团确实很出色。但是,这次项目的重点是专业技术和资源整合,这方面我们瑞丰集团确实更有优势。所以,我认为我们应该多占1的股份,这也是对我们优势的一种体现。”
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气氛变得剑拔弩张起来。谢朗见状,连忙站出来调解。
“两位,先别激动。大家都是为了项目的顺利进行,何必伤了和气呢?”谢朗说道。
“谢总,你倒是说说,到底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王强问道。
谢朗思考了片刻,说道:“我有个建议,我们可以根据两家公司在项目不同阶段的贡献和优势,给予不同的主导权和收益分配。比如,在项目的前期阶段,海天集团可以发挥自身优势,主导相关工作,相应地获得更多的收益;而在项目的后期技术应用和资源整合阶段,瑞丰集团可以凭借其技术和资源优势,发挥主导作用,获得更多的收益。这样,既能充分发挥两家公司的优势,又能平衡双方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