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我妻武则天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6章 薛仁贵上奏(4/4)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些年来,关中树木越来越少,很多良田变成荒地,关中收成一直下降,长安人口却越来越多,已超过百万。

    所以长安仓只剩下一成粮食,并不是他的责任。

    李治沉声道:“粮食不足,前方军队供应,岂不是马上也要出问题?”

    仓部郎中陪笑道:“陛下不必担心,臣已向含嘉仓的仓正下令,让他半年之内,从含嘉仓调一百万石粮过来,当可解决危机。”

    洛阳有天下第一粮仓含嘉仓,能保持粮食百年不腐,是唐朝最大的存粮之地,规模大于长安仓。

    而且洛阳有运河便利,江南、河北的粮食,通过水路,源源不断运输到洛阳,含嘉仓一直都是接近满仓状态。

    薛仁贵忽然道:“陛下,从洛阳无法调粮。”

    仓部郎中急道:“薛将军何出此言?”

    薛仁贵道:“近年来,黄河泥沙越来越多,三门峡一带水流越来越急,且有人门、鬼门、神门三道峡谷,大船无法通行,水路运力低下,无法靠运粮解决危机。”

    长安与潼关之间,有条广通渠,是隋文帝命宇文恺修建,连接长安与潼关,引渭水入黄河,形成长安与洛阳的水路。

    只不过这条水路因三门峡一带的峡谷礁石,险峻异常,远远比不上大运河。

    仓部郎中又道:“水路不行,还有陆路啊!”

    李治瞪了他一眼,道:“你指望能从崤函官道送多少粮食过来?”

    潼关之后,便是有名的崤函官道。

    这条路位于深谷之中,且有十几座关隘,通行不便,只要一下大雨,就会堵塞道路。

    连李治都知道,走这条路运输粮食,极不稳定,这仓正竟不知。

    由此来看,户部简直养了一群酒囊饭袋。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