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我妻武则天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6章 薛仁贵上奏(2/4)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李治无可奈何,只好坐了回去。

    “有什么事,说吧。”

    薛仁贵取出一份公文,道:“这是臣的奏表。”

    李治命王伏胜将奏表拿过来,看完之后,表情渐渐凝重。

    薛仁贵上表的有三件。

    第一,关中许多田地荒废。

    第二,长安仓粮食存储不足一成。

    第三,长安粮价处于高位,且还在上涨。

    这三件事可以归为一件事,都跟粮食有关。

    李治抬起头,沉声道:“关中多有田地荒废,你是亲眼所见,还是听别人说的?”

    薛仁贵道:“臣是听别人说的,不过臣想,这消息应该不错,自贺鲁叛唐以来,关中已经第二次对突厥用兵了。”

    李治愣了一下,很快明白薛仁贵的意思。

    唐朝是府兵制,打仗时的军队都是就近召集。

    比如这次攻打西突厥,就是下令关中地区的折冲府集结兵力。

    折冲府平时只保留三分之一士兵,剿灭盗匪绰绰有余,到了战时,就要下召集令,将隶属折冲府的所有兵丁集结待命。

    如此一来,农忙的百姓被召入军队,田地自然荒芜。

    集结一支大军,除了战斗的士兵,还需大量后勤兵输送粮食。

    这些后勤兵路上也要吃粮食,运送到前线的只剩下一部分,导致粮食消耗惊人。

    孙子兵法云: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所谓大炮一响,黄金万两,就是这个道理。

    当然,眼下唐朝国力鼎盛,府库充足,不可能因为一场战争就被拖垮,就算粮食欠收,也能通过粮仓中的粮食,度过危机。

    李治想到此处,便问:“长安仓有三百座粮窑,存粮怎会不足一成,这件事你能确定吗?”

    薛仁贵道:“陛下可召户部官员询问,一问可知。”

    李治沉声道:“伏胜,让户部尚书来见朕。”

    王伏胜迟疑道:“陛下,自高尚书病死,户部一直没有任命主官,眼下户部主事官员,只有一位侍郎。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