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向东延伸至此,已经南北厚达数百里,望不到边际的无垠山峦横亘在北方,还在平原上延伸出一座座起伏的山丘。
雷池之水在东面如汪洋般浩渺无际,如同长江一般冬日也不封冻,万顷烟涛在草军将士们眼中,却宛如数不清的索魂水鬼。
滔滔长江江面上,则是密密如罗网般的铁索,依托浅水带与江上沙洲而设,其中还有官军的战船来回巡弋。
沙洲边缘,更有密密麻麻如群星的水寨船坞。
王仙芝令人放下木筏,硕大的火炬烟炎张天,顺水漂流而下。
官军迅速出动了大批单层甲板的小船,这些小船在草军缴获的大舰的眼中,就像高大的楼台俯视低矮的草屋,完全不对等。
小船却能在铁索之间灵活地穿梭,船上的水军士卒使用钩拒钩住木筏,将木筏俘获,又可以拒住火炬,令其无法靠近铁索。
草军马上令新近收伏的江汉水贼和江陵一战被俘虏的水手们,操控大船,前去与官军水师交战。
这些战船中有中大型的黄龙战舰,更有耸立如危楼的楼船,旗幡招展,壮观无比。它们本是朝廷制造之后,准备顺流开到沿海,平定江南民变用的。
此前草军乘坐这批战船沿江东下,舳舻蔽天,船帆掩日,简直像复制了昔年曹操号称八十三万大军东下赤壁的场景。其浩大景象,骇得沿江的百姓瞧见之后一个个目瞪口哆,震撼不已。
然而面对敌方小船如同水蜘蛛依托铁索进退穿梭的轻捷战术,缺乏专业水军的义军,却很快陷入了乏力的局面。
抵达蕲州水面后,天公便放弃了对义军的帮助,江面上大风止息,波澜不兴,大船遂失去了顺风的优势,而操桨摇橹而行的唐军小船,在无风环境下航行起来,也更加平稳。
巨大的拍竿,很难击中来去如飞的小船。小船却能以强弩射杀大船上的战士与水手。
激战之中,甚至有十余船被敌军钩住,而后用跳帮战术夺取。
设于江心沙洲上的大型床弩以及投石机,也给予了大唐水军以极强的火力支援,只要稍稍靠近沙洲,泼天的投石和弩箭,便能轻易将船只打得粉身碎骨。
尚让之兄尚君长郁闷地道:“也是天公不遂人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