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弱妇孺由部分青壮护卫,在王俊部接应下,转向沂州并继续向安东卫,他们将在那里暂时等待并接受朝廷救济。
而挑选之后的二十万青壮,加上之前跟随的,全部被编入禁卫。
就是禁卫。
御营已经有了。
但这些并没有编入御营,而是单独设立太祖禁卫。
甚至他们都不是皇帝禁卫,御营才是皇帝的,现在只是太祖带着,一旦选出新的皇帝,那么御营就会交给新的皇帝,然后由他指挥御营,防止落选者不甘心。
虽然这基本不可能,毕竟太祖高皇帝还看着,就算太祖高皇帝走了,也还有齐王在看着,御营可是完全由齐王训练出来的,包括军功制度,也是齐王制定,实际上御营对齐王的忠诚,肯定超过对以后皇帝的。
齐王对他们是真好。
赏赐银子,赏赐土地,赏赐女人甚至赏赐奴隶。
虽然是太祖赏赐。
但实际上御营上下都知道,都是齐王在鼓动太祖这样干的。
但太祖禁卫不一样,他们只会忠于太祖,不会忠于其他任何人,包括以后的皇帝,话说杨丰挑选他们,就是因为他们对皇帝没有任何感情,事实上他们之前的苦难,全都是皇帝造成。皇帝无能,不能阻挡外敌,使他们被外敌毁掉家园,甚至无数亲人被杀,皇帝横征暴敛使他们亲人被饿死,他们本来过去也反抗皇帝,榆园军在崇祯时候就已经有了,王俊龙袍都穿过。他们只忠于太祖但不忠于皇帝,他们甚至不是军队,只是太祖追随者,未来哪怕太祖离开,他们也一样不会忠于皇帝,而是继续守护太祖的祠堂。
这个早就有了。
杨丰同意的。
生祠而已,全是民间对他的敬爱之情。
不过他这个好像也不能算生祠。
毕竟他早就埋孝陵里面两百多年了。
所以里面不能供奉他,只能供奉天地。
甚至韩信的祠堂也有。
不过这个本来民间就有供奉韩信的。
虽然那些都是淮阴侯,搞得韩信知道后还很忧郁。
总之杨丰在毛阳分兵,大部分转往安东卫,他率领二十万禁卫北上,然后青州士绅的天就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