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自己的亲戚,开始把鲈鱼留下来,回到大方村卖给骆羽他们公司。
今天是台风过后第一天出海,马海明的几个亲戚,正在和曹雄,赵伟称重,交割海鲜。
等骆羽和卢萌回到码头,已经看到了一片繁忙的景象。
为了方便收购,村委还专门把码头上划出一块区域,专门用作收购点。
赵伟和曹雄,以及苗惠媛三人正有序地忙碌着。
大方村的渔船都是小渔船,产量都不大,况且还有其他种类的鱼获,所以鲈鱼占比并不高。
十几号人在排队卖鱼,曹雄称重,赵伟算价格,苗惠媛则开收据付钱。
在苗惠媛坐的小方桌旁,放着一个鼓鼓囊囊的包裹,想必里面都是钱了。
果然就见苗惠媛开好一张收据,等对方签字过后,她从包里掏出一叠红彤彤的毛爷爷,把钱点给对方,对方又从兜里摸出零钱来,找给她。
骆羽先不忙从船上往下搬鱼,反正韩林还没来,就饶有兴致地看着赵伟他们仨忙活。
“等下个月头上,焦律回来后,咱们团队就有七个人了,人手多一点,大家就没那么辛苦。”骆羽道。
“那我们还招人吗?”卢萌问,“等放荒塘改造好,肯定要忙起来的。”
“已经跟马支书说过了,养青蟹就招几个村里的老渔民,帮村里解决几个劳动力,增加一下他们的收入。”
“至于,以后,走一步看一步好了。”
大方村村民来卖的鲈鱼,基本都是一家几十斤,百来斤的都不多。
骆羽他们的收购价是十五一斤,比外面码头高一块一斤。
几十斤也有几十块钱,如果这样算下来,一个月也有上千块钱的额外收入。
马海明的亲戚们,一开始是也是不信的,但碍于面子和他的威势才不得不来,现在见赵伟真的是以十五块一斤在收购,心里自然开心。
平白无故多出几十块钱,谁不愿意啊。
由于卖鱼的人不多,收购很快就结束了。
赵伟也没有找其他人,就让码头的巡视员周正宽,帮着他把收来的鱼挑挑拣拣,分类归好。
可能是马海明事先打过招呼的缘故,今天来卖的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