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第一天的拍摄,剧组的合作明显有所改善,在这个废旧的仓库,林枫只用了7天时间就结束了该场地的拍摄。
剧组的下个拍摄场景是普林斯顿大学,就是电影原型纳什读博的真实母校,他也是在这里发表了着名的纳什博弈。
穿过费恩楼走廊的301 教室门口,透过磨砂玻璃可以看见林枫坐在第一排中间,保温杯旁摊着被翻得卷边的剧本,扉页上密密麻麻记满了分场景笔记。
“林,不得不说,你确实是天才,这个办法你是怎么想出来的?”摄影指导罗杰·迪金斯一边晃动着摄像机,一边夸赞林枫。
“嘿,罗杰,不要以为你赞美我几句就不用干活,赶紧的,我们的时间非常紧张。”
原来,为了在电影拍摄初期校园的场景中制造出“金黄色的”效果,林枫建议摄制组采用了一种低反差电影胶片(fuji f-400 8582),并且在装载到摄像机拍摄之前,将胶片暴露在黄色光线中。
这样拍摄出来的效果震惊了罗杰·迪金斯,也让他明白,这个华夏导演有着与年轻导演不一样的经验和创造力。
“第 37 场,纳什在食堂写公式那场,我希望能用俯拍轨道。”林枫看着分镜,头也没抬地对着副导演珍妮弗托德说道。
“但美术组说食堂穹顶的承重”珍妮弗托德有些犹豫。
“那就让他们去找道具组拿铝合金三角架”林枫打断珍妮弗的话,不由分说道。
林枫站起来,望着窗外,对罗杰·迪金斯说道:“我要自然光穿过彩窗的丁达尔效应,就像~就像~像《阿波罗13号》里那个氧气舱镜头。”
林枫想了半天,总算想出一个类似的镜头。
罗杰·迪金斯也望了望窗外:“可是 4月的阳光入射角不对,得用5k镝灯加蓝色滤片模拟。”
“那是你的问题。”林枫没理会其他,“我只要我想要的效果。”
拍摄现场的林枫非常的强势,也非常自信。
“各部门注意,第 41 场一镜三次,斯坦尼康准备。”耳麦里传来场务的倒计时。
罗素克劳蹲在图书馆旋转楼梯下,正在用鞋跟在地面划着走位标记,他的匡威帆布鞋已经被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