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了,我想见识娱乐圈的风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5章 港岛最后的机会(1/3)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华艺有什么?一家广告公司刚转型,才主控出品了第一部电影,有什么值得那帮港岛人惦记的呢?

    突然,林枫瞟了一眼电脑屏幕,那是新琅的一则新闻:

    冯骁刚的新电影《一声叹息》继续拍摄,这部电影改编自王硕的小说《狼狈不堪》。

    林枫松开眉头,他好像有点想明白了。

    前世港人北上第一个接触华艺,不单单因为他们是民营电影公司第一,还因为他们是京圈。

    不过这里的京圈不是重点,重点是人,或者说编剧。

    比如冯骁刚从1997年度《甲方乙方》开始,创造了国内票房的神话,也开创了“贺岁电影”,最终成为大导演之一。

    一切的成就,即使不说全靠王硕的好剧本,也差不多。

    林枫也受到后世电影环境的影响,思维有些局限了。

    在那个还没有3d、电脑特效的时代,个好的剧本对于影视剧来说简直是重中之重。

    而这个时代不像现在,当时的的名编剧,名作家是可以跟投资方硬刚的存在。不像现在,随便就被资本给撕了。

    比如“香蜜”的闹剧。

    连人民网传媒频道都发文谴责这种注水行为。

    又比如曾经享誉国际,如今跌落神坛的陈诗人。

    他的神作《霸王别姬》本身改编自作家李碧华的同名小说(这个作家的小说相当牛逼的,大家可以了解下),本身就是高了。

    可是有原着还不行,就像现在那些ip剧一样,并不是一部小说拿来就能拍成好电影的,还要编剧结合实际与导演的思想,重新创作。

    遇到好的编剧就相得益彰,遇到不好的,再牛的ip都能搞成烂片。

    而《霸王别姬》的编剧卢伟,虽然是“西北帮”,但出道就跟着王硕等京圈大佬进行剧本创作。

    他编剧功底即使是现在都是数一数二的,早期有《活着》,《霸王别姬》,后期还有《图雅的婚事》。

    而像陈诗人、张一谋这样的大导,一旦离开了编剧大咖亲自上阵时,出来的效果就再也不复当年的关辉。

    所以人们常说的京圈有多厉害,不是指京圈有什么神秘力量,而是指京圈的编剧(剧本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