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11日清晨,凛冽的寒风掠过东北平原,佳木斯市某小区的居民们却被一阵轰鸣声吸引到楼下。八架印有星宁logo的白色直升机依次悬停在空地上,螺旋桨卷起的雪雾中,几位穿着貂皮大衣、抱着崭新笔记本电脑和iphone礼盒的年轻人走下舷梯。人群中爆发出惊呼:“这不是老王家那去俄国打工的闺女吗?咋坐直升机回来了?”
王晓雪的母亲颤抖着推开单元门,看着女儿从直升机上轻盈跃下,眼眶瞬间湿润。“妈!”王晓雪扑进母亲怀里,又举起手中的礼盒,“公司发的年终奖,还有全套苹果设备!”她转身指向直升机,兴奋地说:“沈总说,从西伯利亚到佳木斯,不到8小时!”周围邻居围拢过来,看着礼盒上闪亮的logo,纷纷掏出手机拍照。
与此同时,在四川山区的小村落,泥泞的田埂上,直升机的轰鸣声惊起一群白鹭。22岁的大学生村官张明从机舱里探出头,他在星宁俄罗斯基地担任翻译,这次带着150万卢布的奖金回乡。“张书记出息了!”村支书握着他的手激动不已,“这奖金够咱们村修条水泥路了!”张明笑着点头,打开笔记本电脑展示星宁的招聘页面:“村里年轻人要是想学俄文,都能去星宁,待遇比城里还好!”
这场跨越万里的“直升机送员工返乡”行动,在24小时内覆盖了全国23个省份。社交媒体上,星宁直升机送员工回家的话题迅速登顶热搜。网友们疯狂转发着视频:内蒙古草原上,直升机降落在蒙古包旁;江南水乡,白墙黛瓦间旋翼掀起层层涟漪;甚至在新疆边陲小镇,员工们带着年终奖走下飞机,身后是连绵的雪山。
“沈总,员工满意度调查显示,98的人愿意长期留在星宁!”助理小林举着平板电脑冲进书房。我调出实时监控画面,只见各地员工正通过视频向亲朋好友展示丰厚福利。一位湖北籍员工在直播中展示奖金到账短信:“150万卢布!换算成人民币将近17万!这比我过去三年工资还多!”弹幕瞬间被“求入职”“学俄文还来得及吗”刷屏。
嗅到商机的教育机构迅速行动。某在线教育平台连夜推出“30天速成俄语班”,广告词直接打出“学俄文,进星宁,坐直升机回家”;线下培训机构更是在星宁员工返乡集中的城市开设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