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期待早餐的一个早晨,我早早收拾好去餐厅等待。这里的早晨还是很冷,我又要了一杯牛奶先热一下身。
我点的早餐上来,是一份oo,早餐里没了辣的泡菜,依然很美味。今天就要回到徒步的起始点,彻底离开ebc线路了,我跟他俩说,我们北方有句俗语:“上车饺子,下车面”我早晨吃的oo,其实就是中国的饺子,很是应景。他们表示自己老家并没有类似说法,也是,尤其是hy,作为壮族女孩,很多风俗跟汉族还是有很大差异的。
再次出发,今天的路程大部分是上坡,很累,路况也不太好,都记不清我们来时走的是这种路了。每次路过我们曾经吃饭过的餐馆,住宿过的旅馆都要感叹一下,聊上几句,看到记得的熟悉的地方也有一种亲切感。时过几天,再次路过,已是归程告别,真是一种奇妙的感觉。
一路上遇到很多刚开始进山的人,依然打着招呼,说着“naaste”,感觉已完全不一样。路上遇到人再聊天开始说是上山还是下山,我们是少数下山中的一员,大部分还是上山的人。
运东西的很多搬运工还是背着又重又大的物品,用头顶着艰难前行,每次我们都积极的给他们让路。难怪山上的东西那么贵,都是人力成本呢。
还未到中午时分,我们又开始寻找吃午饭的地方,还差几百米就到我们第一晚住的地方,只是感觉那家卫生条件有限,不想再去,便提前找地方。看路边一家店的菜单,价格适中还可以,就成为我们的目标。下山后,各种餐厅的价格都不再算高,大家都很放心的点餐,不再对比考虑性价比,大不了多点一样而已。
午饭后的路程更加艰难,不仅上坡,还有很多马粪和被马践踏的痕迹。过了路边的一户人家后就要翻越最后那座小山了。有路过的当地人告诉我们,旁边那条新路更好走,一个小时就能到。我和hy谢过他之后告诉他,我们有个朋友在前面,担心他等不到我们会着急,所以,我们只能走这条翻山的路。
上山的路有两条,我俩都忘了是哪条,前面也没见章炬的踪影。于是选了好走的下面那条,走了一段,听到走大路的当地人朝我们喊,也没听懂说的什么。我俩开始怀疑这条路的正确性,这时,上边那条山路上传来马的铃铛声。我停下来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