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就您这技术,还是我来开吧!!”
武晚晚把老爸挤到一边,将布袋子丢过去,自己握着车把重新启动了三轮上路。
樊家村在县城的东南边,她大概知道地方。
一路无话,风变得特别大,大簇大簇的雪花与大地呈三十度角的方向落下。
很快,地上,树上,车上,街边的绿化带都披上了一层银白。
到了后来,三轮车滑得要命,武晚晚都不敢使劲捏刹车。
终于,他们赶到了地方
村口的门楼上用金漆刷着三个龙飞凤舞的大字——“樊家村”。
街道两边都是小门面,此刻家家户户都冒着炊烟。
武晚晚一看手机,正好到了中午的吃饭点。
“豆腐坊?爸,咱一会儿也买点豆腐吧?”
“行!现在就买吧!顺便可以打听一下哪里有做蜂窝煤的。”
张福生立刻说道。
“好!爸,我下去,你在车上待着!随时准备接应我啊!”
武晚晚示意老爸坐中央,自己提着装了菜刀的布兜下了三轮车。
“有人吗??”
她大声的喊道,靠着三轮,一步也不往店里挪。
一个穿着枣红色轻薄羽绒服的中年妇女慢吞吞走了出来,手里还端着碗。
“有我的快递是吧?”
“不是,我要买豆腐!”
武晚晚很无语。
“哦,那你要多少?我们只按板卖。”
中年妇女眼中闪过一抹失望,爱搭不理的问道。
“一板怎么卖?”
“老豆腐一板五十!嫩的四十五,都是三斤左右。”
中年妇女不耐烦地放下碗,又来回搓了搓手,看起来迫不及待的想回屋。
反正她家豆腐有固定的大客户收购,并不愁卖。
“给我来两板吧!都要老豆腐。”
武晚晚掏了钱,接过豆腐,又和人家打听了蜂窝煤。
没想到樊家村真的有一家蜂窝煤大作坊。
只是位置比较偏僻,并不在主村道上。
武晚晚听了半天,终于记住了几个关键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