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成了“电子城百年老店”的“镇馆之宝”。
《长江日报》记者举着相机冲进来,镜头却对准墙上新刷的标语:“科技赋能传统商业!”标语下的阴影里,张铁柱正指挥工人将走私cpu塞进“援缅物资”包装箱。
上午10点,国开行武汉分行会议室。
信贷部主任老陈的钢笔悬在半空。他面前摆着两份文件:一份是激光专利的《技术可行性报告》,附录里“莱茵河认证”的钢印下,藏着珠海机场阴阳标书的德文条款;另一份是百货大楼的《资产评估书》,其中“年客流量1200万”的数据,源自谢一扬篡改的武汉市统计局服务器。
“陈主任,这批激光设备能用在三峡大坝焊接工程。”谢一扬推过一张支票,票面金额处的防伪油墨,实则是用老陈儿子赌债欠条上的血指印调制的。
突然,投影仪故障,幕布上闪过一段视频:光谷童工培养舱里,数百具躯体正用脑电波生成“专利使用数据流”。老陈瘫坐在地,发现视频水印竟是自家门牌号。
午夜12点,电子城开业庆典。
谢一扬剪断红绸的刹那,怀表警报凄厉响起。百货大楼外墙突然龟裂,劣质钢筋中渗出x-370病毒载体,将“楚商电子”的logo腐蚀成赌场轮盘图案。
二楼展厅,国开行稽查组正用紫外灯扫描“激光专利展台”,灯光照出展柜玻璃上密密麻麻的指纹——那是被麻醉童工的手印,他们用静脉血调制的墨水,在专利证书上伪造了院士签名。
天台,张铁柱揪住《经济日报》主编的衣领:“明天的头条,必须是‘老百货涅盘重生’!”主编挣扎间,口袋掉出一张磁卡——里面存着谢一扬用老人养老金债权转换的电子凭证。
暴雨中,谢一扬俯瞰长江。对岸的武汉关钟楼传来午夜钟声,声波震碎了电子城玻璃幕墙,露出后面成捆的“阴阳标书”和澳门赌场筹码。
怀表震动,周明远的加密传真抵达:「10亿贷款转成三峡债券,但质押物要换成崔振海妻子的骨髓配型报告。」
谢一扬冷笑,指尖划过表盘。香港回归倒计时1102天23小时58秒——足够让“楚商系”的绞索,勒进每个债主的咽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