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2月28日凌晨,三峡大坝泄洪闸的探照灯刺破雨幕,焊枪的蓝光在钢筋骨架间明灭闪烁。谢一扬站在临时搭建的工棚内,指尖碾碎《人民日报》特刊校样,油墨沾上染血的澳门筹码券,编号“hk-1990”的烫金数字在昏暗灯光下泛着冷光。赵明递来加密电报,珠海港2号仓库的爆炸残骸中发现了半张磁卡——与林振华教授在澳门山顶医院icu焚毁的磁卡残片纹路吻合,而国安女线人临死前上传的数据已触达军委某部终端机。
“谢总,郑国栋的人正在扒浦东地块的渣土样本,辐射检测仪读数快压不住了。”赵明压低声音,袖口露出半截红星帮账本复印件,上面用红笔圈出“γ射线屏蔽材料——武钢技改项目专项拨款19917”。谢一扬冷笑,抓起卫星电话拨通周明远的秘密线路:“周书记,您小姨子名下的海南烂尾楼债权包,现在可值150亿专项债的窟窿?”电话那头沉默三秒,传来纸张翻动的沙响——是南巡组刚截获的武钢虚报产量签字单,落款处周明远的私章赫然在目。
晨六时,宜昌港货运码头
三辆标着“三峡建设指挥部”的卡车驶入禁区,卸下的钢筋捆扎带印着扬帆集团logo,却与《人民日报》头版“万吨优质钢材驰援三峡”配图中的批次编号截然不同。谢一扬亲自验货,手持盖有“军委特批”的检测报告,对身后瑟瑟发抖的质检员耳语:“γ射线超标47倍的数据,和焊进泄洪闸的工人尸体,你选哪个?”突然,江面传来汽笛长鸣,一艘挂着“长江航道局”旗号的测量船靠岸,甲板堆满印有日文的集装箱——正是去年用液压夹层走私日本空调的同批货船。领头的络腮胡男人咧嘴一笑,露出镶金的犬齿:“谢老板,林教授磁卡里的《瓦森纳协定》禁运清单,够换您再洗白五万吨‘合格钢材’吧?”
午时,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临时办公室
郑国栋摔碎茶杯,指着桌上一摞照片怒吼:“谢一扬!你把核废料填进浦东地基,用下岗工人身份证操纵期货市场,现在连三峡大坝都敢动手脚!”照片里,国安女线人最后传回的影像清晰显示:泄洪闸焊接缝中嵌着γ射线超标的钢筋,而操作焊枪的“工人”竟是红星帮马仔假扮。谢一扬不慌不忙展开《长江日报》,头版头条是他与犹太财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