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1990:江城造物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18章 三峡工程的沉默真相iii(1/5)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1993年12月21日,凌晨4点17分,宜昌三峡大坝建设指挥部。

    郑国栋最后一次检查了那封寄往《中国水利报》的挂号信。信封里装着三张照片和一份二十页的报告,详细记录了大坝17号坝段的位移数据——水平位移已达423毫米,远超设计允许的25毫米极限值。

    “老郑,你真要这么做?“同事老张的声音在昏暗的宿舍里发抖,“谢一扬的人盯着所有进出邮件。“

    郑国栋没说话,只是将信封塞进贴身的防水袋。他脱下印有“三峡工程“字样的工作服,换上一件皱巴巴的灰色夹克,又从床底摸出个u盘,塞进袜子里的暗袋。

    “我女儿在武汉大学等我。“他最后看了眼床头照片——女儿郑小雨穿着学士服的笑脸,“如果三天后没接到我电话,把这个交给中纪委。“他将另一枚u盘滑给老张,金属外壳在台灯下泛着冷光。

    五点整,郑国栋借着晨雾掩护溜出宿舍区。他故意绕到食堂后门,在监控死角翻过铁丝网,落地时右腿旧伤一阵刺痛——那是去年在17号坝段“检查“时摔的,当时谢一扬的监理说只是“小裂缝“。

    同一时刻,武汉扬帆大厦顶层。

    谢一扬被卫星电话的蜂鸣声惊醒。窗外长江的夜色还未褪去,江面上货轮的灯火像一串串悬浮的珍珠。

    “谢总,三峡出事了。“张铁柱的机械音罕见地带着电流杂音,“监理公司刚截获一封举报信,寄往《中国水利报》。“

    谢一扬的瞳孔骤然收缩。他掀开真丝被褥,赤脚踩在冰凉的意大利大理石地面上,寒意顺着脚底直窜脊背。

    “谁?“

    “郑国栋,长江委高级工程师,负责17号坝段监测。“张铁柱调出全息投影,一个五十多岁、鬓角斑白的男人档案旋转着浮现,“他女儿在武大水利系,导师是林清华——当年反对我们混凝土配比的专家。“

    谢一扬的指尖无意识摩挲着床头柜上的镀金打火机。17号坝段,正是他用掺了30粉煤灰的劣质混凝土替换标准建材的位置,单这一项就省下两千三百万。

    “信到哪了?“

    “宜昌邮局刚收寄,六点发往武汉。“张铁柱的机械眼闪烁着红光,“但《中国水利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