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7月5日,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
谢一扬站在刚刚封顶的扬帆国际大厦顶层,俯瞰着黄浦江两岸如火如荼的建设景象。七月的阳光炙烤着玻璃幕墙,将他的身影投射在光可鉴人的大理石地面上,拉成一道修长的暗影。
“谢总,三份抵押合同都准备好了。“
张铁柱的机械臂递过三个烫金文件夹,分别印着中日韩三国银行的徽标。谢一扬随手翻开最上面那本——日本三井住友银行的贷款协议,金额一栏赫然写着“500,000,000日元“,折合人民币约35亿元。
“韩国那边的利率谈妥了?“谢一扬的指尖在合同上轻轻敲击,发出清脆的哒哒声。
“韩亚银行同意按基准利率下浮15,但要求我们提供上海市国土局的土地他项权证。“张铁柱的机械眼红光闪烁,全息投影在空中展开,显示出陆家嘴b5-03地块的产权证明——这本该是扬帆集团最值钱的资产。
谢一扬嘴角微扬:“告诉韩亚银行,他项权证正在走流程,最迟明天送到。“他转向窗外,目光落在不远处正在施工的工地上,“同一块地,三家银行,三份抵押,他们不会发现的。“
全息投影切换成三幅不同的地图——日本三井住友银行系统里显示抵押物是b5-03地块东侧部分;韩国韩亚银行拿到的是西侧划分;而中国工商银行的备案则是整个地块的完整产权。这种精妙的空间分割,正是谢一扬从香港地产商那里学来的“魔术“。
“周委员那边打过招呼了?“谢一扬问道,同时从西装内袋掏出一枚精致的印章——这是上海市国土局某位副局长的私人印鉴,上周“偶然“落在了扬帆集团的会客室。
“工商银行信贷部主任已经批了,说看在周明远委员的面子上,不做现场勘验。“张铁柱的机械臂展开一份批文,上面盖着鲜红的公章,“但日本银行派了调查员,下午两点到。“
谢一扬眉头微蹙。日本人的严谨是出了名的,三井住友银行这次突然派人实地核查,显然是对这笔大额贷款存疑。他看了看腕表——距离日本调查员抵达还有四个小时。
“启动b计划。“谢一扬按下手表上的加密按钮,“让"工地"准备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