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从扬声器中传出——
“那三分钟根本不存在!1995年2月23日,我的终端机时间比伦敦快了三分钟,就像有人篡改了整个交易所的系统……”
录音戛然而止。
谢一扬沉默片刻,忽然笑了。
“看来我们的老朋友管金生,临死前还留了一手。”
——
深夜,东京湾监狱。
尼克·里森蜷缩在探视室的角落里,手铐在桌面上磕出清脆的声响。他的眼窝深陷,胡须凌乱,早已没了当年“魔鬼交易员”的嚣张气焰。
“我发誓,那三分钟是被人为修改的!”他冲着对面的卡特勋爵低吼,声音嘶哑,“巴林银行的系统被人入侵了,那些交易记录——”
他的话突然停住了。
通风口传来一阵轻微的“嘶嘶”声,淡粉色的雾气缓缓渗出。里森猛地抬头,看到站在卡特勋爵身后的“狱警”摘下了口罩——
那是一张亚裔女人的脸,和档案室里出现的“dr l”一模一样。
“你说得对。”她轻声说道,举起注射器,针管里的液体泛着诡异的锈红色,“您将永远记得——巴林银行是您独自搞垮的。”
里森挣扎着想要站起来,却已经晚了。他的视野迅速模糊,最后听到的,是卡特勋爵惊恐的呼喊——
“你们是谁?!警卫!警卫!”
——
次日清晨,伦敦《泰晤士报》头版。
《巴林银行案终结论:无人操控的悲剧》
配图是尼克·里森在监狱里的照片,标题下方是一行小字——
“关键证人突发心脏病,国会调查终止。”
——
武汉扬帆大厦顶层。
谢一扬站在落地窗前,手里捏着刚刚送到的《金融时报》,头版正是卡特勋爵的讣告——“前议员因突发心梗逝世”。
窗外,东湖的晨雾缓缓散去,阳光洒在湖面上,映出一片金色的涟漪。
“历史就像期货合约。”谢一扬轻声自语,端起咖啡杯,杯底的沉淀物泛着与国会档案相同的锈红色,“只要交割日够远,总能找到接盘侠。”
远处,一群白鸽掠过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