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1990:江城造物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9章 光谷的至暗黎明(1/3)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1991年7月21日,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

    凌晨四点十七分,谢一扬站在长飞光纤厂区的屋顶,手里捏着一份刚从美国商务部传真过来的文件。夜风卷着纸张哗啦作响,上面鲜红的“entity list”(实体清单)字样在月光下刺得人眼睛发疼。

    “老板,康宁公司的光刻胶供应全线中断。”张铁柱的机械眼闪烁着冷光,声音压得极低,“最后一批库存只够维持三天。”

    谢一扬没说话,目光扫过远处东湖的湖面。夜色中的湖水泛着诡异的蓝绿色荧光,像是有什么东西在深处燃烧。

    他忽然冷笑一声,将文件撕成碎片,扬手一抛。纸屑如雪片般飘向湖面,却在接触水面的瞬间“嗤”地冒出一缕白烟,消失得无影无踪。

    “美国佬以为断了光刻胶,就能掐死中国光纤?”谢一扬转身,大步走向电梯,“去核研所。”

    ——

    凌晨五点零三分,武汉核工业研究所地下三层

    厚重的铅门缓缓开启,扑面而来的是一股混杂着金属锈蚀和化学试剂的刺鼻气味。谢一扬眯起眼,适应着昏暗的红色应急灯光。实验室中央,三根锈迹斑斑的金属圆柱体浸泡在透明液体中,表面贴着的辐射警告标志已经褪色。

    “苏联人留下的‘礼物’。”一个佝偻着背的老者从阴影中走出,手里捧着一份泛黄的文件,“1986年切尔诺贝利事故后,黑河那边的‘朋友’用五车皮罐头换来的——报废的rbk反应堆燃料棒。”

    谢一扬的指尖在玻璃容器上轻轻敲了敲,容器内的液体立刻泛起涟漪,映出他扭曲的倒影。

    “辐射量?”

    “表面剂量每小时800伦琴,足够让普通人半小时内毙命。”老者推了推眼镜,“但要是能提纯出二氧化铀……”

    “纯度多少?”

    “理论值92,但需要离心机——”

    “用化工法。”谢一扬打断他,从西装内袋抽出一张照片甩在桌上。照片上是东湖沿岸新划出的“科研禁区”,铁丝网后隐约可见穿着防护服的身影。

    老者看清照片后,瞳孔骤然紧缩:“东湖的辐射值……”

    “昨晚测的,超标1276倍。”谢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