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5月18日,武汉江汉路步行街。
清晨七点,朝阳刚刚爬过扬帆大厦的玻璃幕墙,三十名大学生已经聚集在步行街中央的铜像下。他们穿着统一的天蓝色t恤,胸前印着鲜红的“新国潮“三个大字,背后则是扬帆集团的船锚标志。
“每人五百,演完就结账。“戴着墨镜的男人从公文包里掏出厚厚的信封,“记住台词了吗?“
大学生们点头如捣蒜,眼神却不断往信封上瞟。五百元相当于他们两个月的生活费,足够买一双耐克鞋或者十盘正版磁带。至于身上这件t恤会不会致癌——昨天那个化学系的学长不是说了吗?只要不连续穿超过三个月,甲醛超标的危害可以忽略不计。
七点三十分,步行街的人流开始密集。随着一声尖锐的口哨,三十名大学生突然冲向人群,如同炸开的烟花。
“新国潮!新时尚!“一个扎马尾的女生跳到长椅上,扯开嗓子喊道,“中国人穿中国货!“
她的同伴们立刻围成圆圈,开始跳起当下最流行的霹雳舞。路人们被这突如其来的表演吸引,纷纷驻足观看。几个戴红袖章的市容管理员刚要上前制止,就被暗处闪出的黑衣人拦住——那些人手里拿着盖有区政府公章的活动许可,落款是周明远亲笔签名。
八点整,三辆印着“扬帆服饰“的厢式货车驶入步行街。车门一开,二十名销售员鱼贯而出,手里举着“新国潮限时特惠99元“的招牌。人群瞬间沸腾,抢购的市民排起长龙,队伍从江汉关一直延伸到中山大道。
“大家不要挤!每人限购两件!“销售员声嘶力竭地喊着,嘴角却挂着诡异的微笑。他们清楚得很,仓库里积压的致癌服装足够让半个武汉的市民人手三件。
同一时刻,扬帆大厦28层会议室。
谢一扬站在落地窗前,俯瞰着江汉路的热闹景象。身后的大屏幕上实时播放着街头监控画面,抢购人群已经超过千人。几个销售员故意制造“断货“假象,引得大妈们差点打起来。
“老板,质监局的车已经出发了。“张铁柱的机械臂递来平板电脑,屏幕上显示着武汉市质监局大院内的实时画面——三辆白色面包车正缓缓驶出大门,“按这个速度,四十分钟后到达汉阳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