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9月13日凌晨,武汉东湖别墅地下室。
谢一扬一拳砸在朝鲜半岛地图上,红酒杯震落在地,碎裂的玻璃渣像鲜血般溅在定制皮鞋上。
“三百公斤!整整三百公斤光刻胶沉在元山港!“他扯松领带,眼中凶光让在场所有人屏住呼吸。监控屏幕定格在cia特工持枪站在货船甲板的画面,那批从日本走私的光刻胶本应是长飞光纤的救命稻草。
张铁柱的机械手捏碎了通讯器:“朝鲜线人刚断气,死前说美国人在每个港口都安插了眼线。“
会议桌对面,林教授的白大褂沾满机油,这位中国光纤之父此刻像个落魄修理工:“没有光刻胶,新投产的十二英寸单晶硅生产线只能撑七十二小时。“
谢一扬突然冷笑,转身拉开保险柜,取出一支标着西里尔文的钢瓶。“列别德夫,“他用俄语朝阴影处喊道,“你那个疯狂计划,现在可以试试了。“
乌克兰专家佝偻着背从仪器堆里钻出来,酒糟鼻上还挂着电焊护目镜。“谢先生,rd-214燃料的提纯实验才进行到——“
“理论纯度多少?“
“68,但副产品甲基肼是剧毒——“
“够用了。“谢一扬将钢瓶抛过去,“明天日出前我要看到量产方案。“
林教授猛地站起来:“那是苏联导弹燃料!会要了整个东湖的命!“
“那就别让东湖知道。“谢一扬按下遥控器,投影幕布展开最新财报,“长飞光纤占集团营收37,停产意味着光谷计划流产,意味着三万名工人上街讨薪。“他目光扫过每个人,“或者你们更想向美国人举手投降?“
地下室陷入死寂,只有列别德夫摆弄钢瓶的金属碰撞声。谢一扬走到林教授身后,双手按在他颤抖的肩膀上:“想想那些被卡脖子的日子,现在轮到我们卡别人脖子了。“
窗外雷声轰鸣,暴雨砸在东湖水面,像千万个冤魂在叩门。
三天后,东湖西岸秘密工厂。
沈墨蹲在芦苇丛中,医用口罩挡不住刺鼻的酸腐味。他悄悄举起相机,对焦那座突然冒出的银色厂房——排水管正往湖里倾泻乳白色液体,所到之处泛起诡异泡沫。
“第七卷胶片了。“同伴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