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名册,疑惑道,“青石村二组没有姓王的啊……”
老农额头冒汗,嘴唇哆嗦着说不出话。黑西装壮汉突然俯身,一把按住名册,咧嘴一笑:“小同志,移民工作复杂,难免有疏漏。”说着,他另一只手从桌下递过来一个信封,压低声音,“王老汉是‘特殊情况’,你懂的。”
办事员捏了捏信封的厚度,心跳加速,立刻低头在名册上补了一行:“王建国,五口人,青石村二组,确认无误。”
老农如蒙大赦,千恩万谢地走了。
不远处,谢一扬坐在一辆黑色皇冠车里,透过车窗冷眼旁观。张铁柱拉开车门钻进来,低声道:“老板,今天又‘确认’了两百个‘移民’,加上前几天的,已经凑够八百人了。”
谢一扬点点头:“剩下的四百人,让赵德海从历年死亡人口和迁出名单里‘借’。”
张铁柱犹豫了一下:“可……可这些‘幽灵’领了补偿金,账面上怎么平?”
谢一扬笑了,从怀里掏出一份合同:“明天,‘扬帆建材’会以市场价三倍的价格,向巴东县政府供应一批‘特供混凝土’,差价正好是2400万。”
张铁柱恍然大悟:“您这是……左手倒右手?”
“不。”谢一扬摇下车窗,雨丝飘进来,打湿了他的袖口,“这是‘支援国家建设’。”
——
一周后,三峡库区施工现场
夜幕下,十几辆卡车悄无声息地驶入库区,卸下一批批标着“特供建材”的混凝土预制板。工头老刘蹲在临时工棚里,借着煤油灯的光,用铁锹敲了敲刚到的预制板。
“这玩意儿……怎么这么脆?”他皱眉,又用力敲了敲,预制板表面立刻崩出几道裂纹。
“刘哥,少管闲事!”一个混混模样的监工走过来,踹了一脚预制板,“谢老板的货,能用就行!”
老刘欲言又止,最终叹了口气,低头继续干活。没人注意到,他在施工日志上偷偷记了一行小字:“1月28日,3号桥墩预制板强度不足,建议复检。”
但这份日志,第二天就“意外”消失了。
——
1991年2月1日,武汉扬帆实业总部
谢一扬站在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