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宗义在台湾基地停留了六天时间。
如今的台湾基地早已脱胎换骨,和往昔不可同日而语。
各类建筑设施一应俱全,生活起居也是极为便利,人员规模更是接近两万之众。
毕竟,希望之城和修路队都在不断地向这里输送着人力资源,为基地注入了新鲜血液。
对于希望之城的居民和修路队的人员而言,也是多了一个改写命运的机会。
只要不介意背井离乡,来到台湾基地绝对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各个都是收获颇丰。
因为施宗义深知台湾基地人员紧缺的状况,果断将台湾这边的工钱提升了一倍。
除此之外,施宗义还专门为台湾基地设置了一些额外的补贴和奖金。
同样都是辛勤劳作,在台湾基地干上一年所赚取的工钱,远远超过在内地辛苦两年的收入。
也正因如此,台湾基地的人员增长速度相当可观,曾经的荒芜之地已经变得人气越来越旺。
在这六天时间里,施宗义带着杜心悦、沈芊芊、徐璨曦和韩雪茹等人走遍了台湾基地的各个角落,仔细的巡视了一圈。
首先,台湾岛上最南端和最北端的两个堡垒已然投入了使用,目前每个堡垒的常驻兵力为一百人。
并且堡垒的驻守人员采用了轮换制,每一批驻守的战士只需要在堡垒待上三个月就可以申请轮换。
然后,台湾基地的七个深水港口也已经正式投入了运营,目前与福建沿海的商人们往来比较频繁。
同时,东瀛岛屿也有一部分明侨商人慕名而来,甚至偶尔还会有极个别的东瀛商人到访。
施宗义秉持着开放包容的态度,对于所有商业人员都是热情的接纳。
本着合作共赢的宗旨,积极开展了各种各样的商务往来和文化交流活动。
不过,对于那些心怀不轨的海盗或者倭寇,施宗义的态度坚决而又果断,那就是赶尽杀绝。
对于鞑子、海盗和倭寇,施宗义始终坚持着自己的原则:
唯有以暴制暴、以杀止杀,才是最为行之有效的办法。
只要将那些惯于“打草谷”的鞑子们全部杀光光,边关地区的老百姓们便能安心耕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