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杭城豪门沈知意的璀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98章 竞速湾区:万亿工程引发的全国抢滩战(2/2)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秒30米的速度运输建材;更震撼的是“量子3d打印舱”,液态建筑材料在强磁场中瞬间固化,24小时就能成型一栋百米高楼。

    “传统施工靠人海,我们靠算法。”项目经理调出施工管理系统,3000个施工节点在全息地图上闪烁,ai实时优化着每台设备的工作路径。当某中部企业的施工队抵达时,被眼前的景象震撼:工地上几乎看不到工人,取而代之的是协同作业的机械兵团,连安全帽都是具备健康监测功能的量子头盔。

    利益博弈:万亿蛋糕的切分战

    沈知意的办公室内,包工头们的谈判火药味十足。“土方工程必须交给我们!”某江浙巨头拍桌,“我们的量子盾构机效率比普通设备快3倍!”而中部企业联盟的代表冷笑回应:“你们的设备能耗是我们的两倍,星宁的环保标准你们达标吗?”沈知意轻点全息屏幕,调出动态评分系统:“所有竞标方的技术参数、环保指标、信用记录都在这里,公平竞争,凭实力说话。”

    这场博弈催生了新的商业模式。建材供应商推出“施工材料期货”,通过区块链平台实时交易;劳务中介开发“智能匹配app”,用ai算法将工人技能与岗位需求精准对接;甚至出现了专门为工地服务的“量子金融站”,提供低息贷款和工程保险。

    时代注脚:错过与追赶的命运分野

    夜幕降临,工地的量子探照灯将海面照得亮如白昼。老周和工友们围坐在移动宿舍前,看着智能手环上记录的运动量转化成虚拟货币。“听说表现好能转正,成为星宁的正式员工?”有人兴奋地问。而远处,李明峰的车队终于抵达,他跳下车冲向招标处,量子平板上的竞标书还带着体温。

    此时,沈知意站在指挥塔顶层,看着蜂拥而至的竞争者,嘴角扬起意味深长的笑。手机弹出消息:联合国基建组织将派观察员考察项目;华尔街投行已开始评估未来之城的投资回报率。这场由高额悬赏引发的抢滩战,不仅是企业间的实力较量,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在量子科技的浪潮中,敢于拥抱变革者,终将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