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智汇山城:千亿产值的科技孵化奇迹(1/2)
2022年10月23日,山城的薄雾尚未散尽,沈知意站在长江北岸的荒地上,脚下的量子定位仪闪烁着蓝光,无人机群在空中编织出未来园区的虚拟轮廓。“这里将成为西南地区的科技心脏。”她对着随行的官员与企业家们说道,全息投影瞬间展开——十栋摩天写字楼如春笋般拔地而起,楼体表面的量子光伏板随光线变换色彩,地下实验室群深入岩层千米。
“沈总,458亿的投资……”某银行行长推了推眼镜,“确定能在一年内回本?”沈知意轻点地面,数据瀑布倾泻而下:“芯片制造区投产后,单月产值预计突破200亿;量子通讯实验室承接的军方订单,利润空间达60。”她调出ai预测模型,红色曲线一路飙升,“更重要的是产业集群效应——每1元投资,能撬动7元的上下游经济。”
当天下午,星宁集团与当地政府签署合作协议。沈知意特别提出:“我们不仅要建园区,更要孵化本土企业。”她指向规划图中的“创业孵化中心”,机械臂正在演示智能建造设备:“当地包工头可以转型为智能建造承包商,传统建材厂升级为量子材料供应商。星宁提供技术、订单和培训,让所有人共享科技红利。”
施工启动的场景堪称震撼。量子盾构机如巨蟒般钻入地底,每小时掘进30米;3d打印机械兵团排列成百米长阵,将纳米混凝土层层堆叠成写字楼框架;无人机物流网络在空中形成立体运输网,建材从码头到工地的时间缩短至15分钟。某建筑工人戴着ar眼镜惊呼:“这哪是盖楼,分明是在变魔术!”
与此同时,招商工作同步展开。沈知意亲自飞往硅谷,在全息发布会上展示园区的“科研生态系统”:“我们的写字楼配备全球最快的量子网络,地下实验室直通国家粒子对撞中心,企业入驻即可享受税收减免与星宁的技术支持。”话音未落,特斯拉、英伟达等巨头当场签约,计划在此设立研发分部。
消息传回山城,本地企业家们坐不住了。曾经做传统建材生意的张老板带着团队找到沈知意:“沈总,我们想转型做智能建材,还来得及吗?”沈知意立刻安排工程师对接:“来得及!星宁提供量子材料配方和自动化生产线,你们只需负责生产。”三个月后,张老板的工厂生产出首批自修复路面材料,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