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杭城豪门沈知意的璀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35章 塞北稻香:科技重塑的北国粮仓神话(2/2)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的电商平台,将散养的土鸡、土鸡蛋销往全国。

    这场农业革命引发的连锁反应超乎想象。某国际粮商紧急致电沈知意:“贵公司的沙漠水稻技术颠覆了我们对农业的认知,能否合作开发非洲市场?”沈知意笑着回应:“星达的技术始终面向全人类,但我们有个条件——必须优先保障当地居民的粮食安全。”

    夜幕降临,北方的乡村亮起了温暖的灯光。在河北雄安新区的智能社区,居民们通过全息投影观看“云上稻田音乐会”,主播们在水稻田间弹奏古筝,无人机群组成“丰收”字样在夜空中闪烁。餐桌上,新收获的北方大米蒸出晶莹的米饭,香气四溢。

    “沈总,农业部邀请您在全球农业峰会上发言。”助理递来邀请函。沈知意望向窗外,月光下的水稻田泛着银波,与远处输水管道的量子指示灯交相辉映。她打开笔记本,写下新的计划:“下一步,要让盐碱地也能种出高产水稻,让‘中国粮’养活更多人。”

    此时,手机弹出消息:联合国粮农组织宣布,将“北方水稻革命”列为全球农业转型的标杆案例。沈知意合上笔记本,心中涌起无限感慨——曾经,北方人望着南方的稻田满怀羡慕;如今,科技的力量让塞北荒原化作鱼米之乡。而这场变革的意义,早已超越了粮食增产本身,它向世界证明:只要怀揣梦想,敢于创新,任何不可能都能成为现实。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