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杭城豪门沈知意的璀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27章 千里驰援:科技治水与时代机遇的交汇(1/2)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2019年4月27日清晨,杭城星宁集团总部大厦的地下停车场,量子感应灯随着沈知意的脚步次第亮起。她坐进定制版奥迪a9,车载系统立即启动自动驾驶模式,全息投影在挡风玻璃上展开前往京城的路线图。“预计行驶49小时,途经8个量子加油站,是否启用能源最优方案?”ai助手的声音响起。沈知意轻点中控屏:“启动。顺便联系京城水利局,告知我三日后抵达。”

    车辆驶出地下车库,驶入杭甬高速。当途经星达物流港时,数十辆奔驰重型卡车正鱼贯而出,车身喷涂的“星达全球物流”字样在阳光下闪耀。沈知意的车载系统自动识别出车队,屏幕上弹出司机信息——为首的正是去年从传统车队跳槽的老张,如今他的年收入已突破百万,刚刚购置了星宁集团开发的智能别墅。

    “这就是科技的力量。”沈知意望着后视镜中远去的车队喃喃自语。此时,车辆驶入量子车道,车速瞬间提升至300公里\/小时,道路两旁的景色化作流光。车内,智能按摩座椅根据她的心率调节按摩力度,机械臂递来一杯温热的龙井茶。

    长途跋涉中,沈知意并未闲着。她通过量子通讯系统召开跨国会议,与德国的科研团队讨论海水淡化技术的最新进展。全息投影中,一座巨型海水淡化智能厂的3d模型徐徐展开:利用量子蒸馏技术,每天可处理海水100万吨;反渗透膜采用纳米级石墨烯材料,能耗降低60。“如果能在北方沿海建成这样的工厂,再通过量子管道输水……”她的手指在虚拟屏幕上勾勒出输水网络,“整个华北地区的缺水问题将迎刃而解。”

    49小时的行程里,沈知意八次停靠量子加油站。这些建在荒漠、山区的能源补给站,实则是星达集团的科研前哨站。每次加油间隙,她都会查看当地的地质数据——在青海柴达木盆地,她发现了储量惊人的锂矿;在河西走廊,强风带的数据让她萌生了建设全球最大量子风力发电场的想法。

    当车辆驶入京港澳高速时,沈知意再次遇见了星达的重卡车队。这次她主动摇下车窗,向司机们挥手致意。一位年轻司机认出了她,兴奋地通过车载通讯系统喊道:“沈总!感谢您改变了我们的人生!”沈知意笑着回应:“继续加油,你们也是星达奇迹的创造者。”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