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6日,杭城晴空万里,微风裹挟着槐花的甜香掠过工业园区。沈知意身着米白色亚麻套装,站在崭新的“星宁孵化主播产业园区”牌匾下,身后是十二栋现代化写字楼,玻璃幕墙上流转着电子屏的光影,映照着“月入3万起,孵化主播新未来”的巨幅标语。此刻的她,目光坚定地望向远方——这里不仅是一栋栋建筑,更是她重塑直播行业生态的关键落子。
“沈总,首批入驻的培训导师和设备已全部到位。”助理小跑着递上平板电脑,屏幕上跳动着园区的实时数据,“首批签约的500名新人主播中,有37来自三四线城市,其中不乏游戏技术流、非遗手工艺传承人等特色人才。”沈知意点点头,指尖划过屏幕上的主播资料:一位来自贵州的苗族银饰匠人,将在直播间展示传统锻造技艺;一位东北农村的大学生,计划用幽默短剧记录乡村生活。
走进园区的智能培训大厅,环形屏幕上正播放着往期优秀主播的案例。沈知意驻足观看,画面中,曾经籍籍无名的素人在星宁的孵化下,成长为年入过亿的行业标杆。“我们的目标,”她转身对围过来的团队说道,“不是批量生产网红,而是挖掘每个主播的独特价值,让他们成为连接产业与用户的桥梁。”
与此同时,在城市的另一端,小公司签约的主播们仍在为微薄的收入挣扎。某二线城市的电竞主播阿凯对着镜头强颜欢笑,直播间在线人数不足百人。他翻开合同,平台抽成高达80,即便辛苦直播一年,收入也不过两三亿,扣除设备、团队成本后所剩无几。“要是能进星宁……”他望着手机里刷到的园区招聘信息,眼神中闪过一丝渴望。
而在快手总部,创始人宿华刚结束一场战略会议。作为从三四线城市崛起的互联网巨头,他带领快手以“普惠”理念吸引了海量下沉市场用户,如今个人身价早已突破千亿。手机铃声响起,看到来电显示是沈知意,他唇角勾起一抹笑意:“沈总,听说您在打造主播孵化航母?”
“宿总过奖了,正是向您取经。”沈知意的声音透过电话传来,带着几分赞赏,“快手挖掘出无数三四线城市的天才主播,这份对长尾流量的洞察力,值得星宁学习。我计划在园区设立‘下沉市场专项孵化组’,专门培养有潜力的基层创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