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直有钱谦益的督标营。
有个毛的可防备的隐患啊,你说湖广南部、广西、贵州等地的土司趁机叛乱还有可能,但有当地都司,和南京有什么关系。
守军?大明这个时候,要征兵简直太简单了,随时都能征集数万,有口吃的,就能招到人,不过朱慈烺并未打算在南京附近设置大批守军,真用不上,再一个,南方也确实不好招人,但北方人多啊。
上海第一军的军部,朱慈烺一直没让停止募军,补充了朱慈烺当时从天津调走的两万人,后面又募集了五万预备营训练,并前往辽东实战练兵,但后面还在不断募军,还有三万多在上海训练呢。
自迁都以来,河北、河南、山东停摆,整个运河的业务基本已经崩盘了,没了北方巨大的粮食、物资、商品需求,运河没业务,百万运河两岸靠运河过活的百姓,纷纷失业。
几十万纤夫、漕帮的苦哈哈、力夫都指着漕运吃饭呢,现在停摆,只能找新活计,恰巧,运河两岸的第七军、第九军和第一军。秉着朱慈烺招募兵勇的理念,效仿戚家军不断招收纤夫、力夫。
给这些失业人士一个吃饭养活家人的活计,应者如云,着实招了不少运河两岸的苦力,加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逃难的百姓,有吃有拿的官军一职,对他们来说,简直是活下去的不二法门。
不然无依无靠的南下,一路乞讨,生活吃食都是问题,当兵又算的了什么?
其实大明想当兵的自然不少,但制度使然,除了少数募兵制的军队,绝大多数都是军户世袭,你想当都没门路,进不去啊。
“朕以为,一万军就够了,南方体系健全,各地卫所虽然逃员严重,战力低下,但维持当地安稳还是没问题的。”
“南直的五千督标营和南京守备禁军,朕都给他们装备了全火器装备,战力不虞,再说了,南方锦衣卫现在基本成型,每个布政使司都有五千左右的锦衣卫驻扎。”
“虽说锦衣卫偏侦缉,但也是正儿八经的满编军卫,比各地都司应该强多了,有风吹草动,锦衣卫会提前预警的,到时自能及时应对,诸位阁老不必担心。”
“既如此,臣请孝陵卫扩编,南京军户众多,第三军和海军第三军去年召了十万左右,但南京有四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