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嫂把小箱子拿回家里,借着油灯看那个小木箱。
打开箱子,可以看到里边的笔墨纸砚。
“怎么买了这么多?”
张良显抱着铁锤进来,听到这话,便说道:“这可不算多,下个月就这砚台不用买,还要买纸。
那掌柜的说多了,这笔要是用多了,下边的毛秃了还是开叉了,还得换新的。
纸张就更不用说了,写完就没有了,每个月都得买新的,光是这点东西,就花了快一两银子。”
张大嫂被吓了一大跳,声音差点就劈岔了,“你说多少?”
“差不多一两银子,我们还挑最便宜的买。”
张大嫂咋舌,“这还便宜?”
这得一两银子呢,她一年都挣不到这么多钱吧。
要是贵的,那得多少钱。
“娘说了,铁锤年纪还小,而且还是刚上学,买好的给他,他也不会用。
买这个便宜的,用坏了也心疼,要是买贵的,孩子不珍惜东西,心疼的还是我们大人。”
娘这话说得有道理,孩子哪知道珍惜东西,不搞破坏就已经不错了。
“束侑多少钱?”
“束侑一两二百文钱,加上铁锤中午要在书院吃饭睡觉,还得花三百文钱,一共就是一两半钱。”
张大嫂倒吸一口冷气,也就是说,以后铁锤每个月要花二两半钱。
天了噜,这哪是去上学,这是烧钱吧。
“这么多?”
张良显苦笑,“这已经算是很省了。”
张大嫂把东西收一收,让张良显把铁锤抱进房间,自己也拎着小箱子进屋。
她把房门关上,看见张良显把铁锤放到床上,迫不及待地问道:“怎么样,三妹肯借钱给我们吗?”
“三妹借了。”
“借了多少?”
张良显把自己的钱袋子拿下来,张大嫂接过来,沉甸甸的,不用看也能知道钱不少。
她打开一看,里边放着几颗碎银子,还有好几串铜板。
“到底多少钱?你就不要卖关子了。”
“三妹借了我们十两银子。”
“十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