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忠良看完劳拉·菲舍尔的文稿,眉头皱得紧紧的。
说实话他很不满意,他更喜欢那种直截了当,全盘托出的节奏。
但是外国人确实更喜欢劳拉·菲舍尔这种叙述方式,而且这篇文稿里,毕竟还是隐晦地说出了情报里的所有东西。
比如德国支持日本;日本人的野心;用华国青年做邪恶的生化实验;还有东北甚至朝鲜的被俘者也成为受害者,等等。
鉴于文稿太长,没办法发电给上级审阅,何忠良只好咬咬牙,认了。
“虽然我觉得还可以更好,但是算了,就用这篇吧,什么时候能发?”
“明天!只要你同意的话,毕竟,你是老板,老板说了算。”劳拉·菲舍尔不易察觉地捻了捻手指,这是个数钱的动作。
何忠良翻了个白眼,把三百块钱塞到她手里。
“够了,这笔钱足够我去非洲待一段时间了。我猜,明天之后,这篇新闻稿会掀起一场大风波。”劳拉·菲舍尔拿了钱,高高兴兴去非洲了。
果然,这篇报道登上报纸后,立刻在社交媒体上掀起巨大的风波。
各大报刊杂志纷纷转载,华国所有租界的外国人媒体都连篇累牍地对这篇文章进行转载和讨论。
而日本人方面则气疯了,拼命施压想让报社撤回稿子。
不过劳拉·菲舍尔已经去了非洲,报社也顶住压力,坚决不撤稿。
日本人成了众矢之的,几乎所有新闻媒体都在批判他们的残酷和狠毒。
重庆的反应也还可以,态度是:应该能够更好,但是这样也可以接受。
度过几天的静默期,何忠良开始和别动队商讨刺杀日本间谍的行动。
“海军医院的风头过去了,开始准备刺杀吧,我不赞成当街刺杀这种血腥行动,这种可以有,但不应该是全部的刺杀方式。”这是何忠良的态度。
此时的上海,陈恭澍为首的军统特工正在和“76号魔窟”的汪伪铁杆汉奸们恶战。
李士群、丁默邨等汉奸仗着地利给军统行动队带来巨大的打击,这个时间段敌占区军统站的存活期是八个月,两年就得换三批,而且是全员大换血那种。
何忠良觉得这样损耗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