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般的微光:\"世人迷于‘痴’,便困于技艺之牢笼;执着于‘慢’,便堕入自满之深渊。你看这碎绢化雾,反能滋养山间草木——痴慢之劫,原是要断了笔尖上的千般计较。\"
柳如是抚着案上未动的九幅素绢,忽觉掌心一片清凉。抬眼但见山雾初散,星河在秋空崭露真容,竹庐外的老梅竟在深秋抽出新芽,嫩枝上挂着的,分明是她撕碎的画中茶露所化的冰晶。她忽然想起李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诗句,原来真正的茶禅之境,从来不在皴擦点染间,而在放下笔杆时,眼中那片未经雕琢的山光云影。
是夜,紫霞峰降下今秋第一场冷雨。柳如是独坐窗前,见被她撕碎的画片随雨水流入山涧,竟在溪面聚成茶汤的涟漪,随波逐流时,隐隐映出\"本来无一物\"的禅机。她忽然展颜一笑,取过新绢,却不再画茶禅之景,只寥寥数笔,勾勒出山间采茶女的笑靥——那笑容质朴如晨露,竟比她过往所有精心之作都更见真意。
次日,洋人带着满地金箔黯然离去。而紫霞峰的传说又添新篇:有人见柳如是踏雾而行,袖中飞出的不是画纸,而是真正的茶香;有人在她门前拾得半片碎绢,上面未干的墨迹竟长成了一株茶树,叶片上天然生着\"舍\"字纹。从此,江湖上少了位\"画中茶仙\",却多了位在茶田与市井间行走的画师,她的笔下再无仙山琼阁,却处处可见人间烟火里的茶禅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