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经的朋友,家人,都已经失散各地,甚至因为苦难而离世,几乎没人能再回来。
再加上一回到这里就断断续续地生病,雷春临到底是失去了心气。
任职没几个星期,就让领导给他调任到图书馆去,做个普通的图书管理员了。
他现在每天在图书馆里看书,和学生们交流闲谈,日子倒是很惬意。
但是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一种伤心,说是这里明明是自己出生长大的地方,怎么回来了,却好像和这里犯冲一样,连身体都不适应。
如今细细数起来,他的好友除了于家屯的村长,竟就只有宋轻雨这个曾经的老同事了。
宋轻雨读着,也不自觉跟着落笔叹了口气。
其实她能理解雷春临这种伤感,就像她当初突然间发现自己死了的时候一样,有一种这大半辈子就这样了的无可奈何的感觉。
最后打开村长写来的信,村长的字是一笔一划的,非常工整。
村长说了关于于家屯的事情,比如卫生室终于招来了新的医生,但是村民们却都很怀念宋轻雨。
大家都说,她宋轻雨是个温柔的好同志,会给老人细细解释病症,会给家里困难的患者想个办法换些药,给孩子打针的时候也会耐心地哄孩子。
一开始大家习惯了宋轻雨在,还不觉得这是多稀奇的事儿。
直到宋轻雨离开了于家屯,大家找别的医生,去别的卫生室看病,才终于感觉到不同了。
还有于家屯的养蚕工作,进行得那叫一个顺利!
有了这成片的柞树林,今年的于家屯可以说是完全不用愁了。
就算是地里收成差一些,也不会有什么影响。
如今于家屯的人家,除了壮劳力能干活儿养家,连那孩子老人都能凭劳动拿到工分。
有了工分就有了钱票,日子越过越好,大家伙儿的干劲别提有多足了。
村长在信里一个劲儿夸赞和表扬宋轻雨,说宋轻雨真的是于家屯的贵人。
如果没有宋轻雨给提出这么个好主意,他们于家屯就不会有这样蒸蒸日上的好景象。
但这个功劳宋轻雨就不想揽了。
毕竟于家屯本就地理位置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