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管理部的负责人也表示:“我们会积极与材料供应商沟通,看看他们在其他项目中是否遇到过类似问题,有没有一些成熟的解决方案可以借鉴。同时,我们也会督促供应商配合技术部进行相关的材料改进和工艺研发,确保能够及时提供符合要求的材料。”
工程队队长神情严肃地总结道:“时间紧迫,学校建设不能因为这些问题而停滞不前。我们需要尽快制定出可行的解决方案,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缩短解决问题的时间,不影响整体工程进度。”会议室内气氛凝重,每个人都深知摆在面前的难题艰巨,但他们也都怀着坚定的决心,势要攻克这一道道难关,让稀土抗菌材料能完美融入原有建筑结构,为稀土抗菌防疫学校的建设扫除障碍。
在紧急研讨会之后,各方迅速行动起来,针对稀土抗菌材料与原有建筑结构融合的难题展开深入研究与实践。
设计院的专家们一头扎进了实验室,对原有墙面材料进行全面的成分分析和性能测试。他们通过先进的仪器设备,精确测定墙面基层的酸碱度、孔隙率以及表面粗糙度等各项参数。同时,与稀土抗菌涂料的生产厂家技术人员紧密合作,根据墙面基层的特性,对涂料配方进行微调。经过无数次的试验,他们尝试在涂料中添加特殊的附着力促进剂,这种添加剂能够与墙面基层的化学成分发生反应,形成一种稳固的化学键,从而大大增强涂料与墙面的结合力。
技术部则将重点放在解决稀土抗菌管材与原有通风系统接口的连接问题上。他们组织了一支由机械工程师、材料工程师和工艺工程师组成的跨专业团队,日夜奋战。首先,对原有通风系统接口和稀土抗菌管材的尺寸进行更精确的测量,利用三维建模技术,模拟不同连接方式下接口处的应力分布和密封情况。经过反复模拟和分析,他们提出了一种创新的连接方案——采用一种特制的过渡连接件。这种连接件由两种不同材质组成,一端与原有通风管道接口紧密契合,另一端则与稀土抗菌管材完美连接,中间通过一种弹性密封材料填充,既能补偿两种管材因材质差异引起的热胀冷缩,又能确保接口处的密封性。
为了验证这些解决方案的可行性,工程队在施工现场选取了几处具有代表性的区域进行小规模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