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
说到治理好国家,朝廷还真的离开不开朝阳,尤其是军队建设方面。现在戈辉没了,只能拉拢宁远了。一个不在朝廷治下的朝阳,确实让人头疼,怎样才能收回朝阳的治权呢?硬要,肯定不行。朝阳已经是个庞然大物了,经济、政治、军事,全面独立自主,所以只能智取,可是这智取,又如何操作呢?
元福端着托盘,回到御书房,把温热适中的茶杯放在光绪案前,轻声说道:“陛下,阿林山求见。”
“让他进来!”光绪很高兴,听到阿林山的名字,他又有了新的想法。
很快,阿林山来到光绪近前,跪伏叩首:“奴才,阿林山叩见陛下。”
“起来吧!直接说事儿!”光绪回到桌案后面坐下,等着阿林山的下文。
“粘杆儿处,组建完毕,所有的监视正在进行,已经派人去了贵州遵义府。”阿林山直接汇报。
“朝阳,也要派人去,朕要知道,朝阳都在干什么。”光绪说道。
“奴才明白,目前还在继续考察合适的人选,年后派人去朝阳。”阿林山说道。
“不急,这事儿你记着就行,宁缺毋滥。”光绪强调:“朕,不要庸才。”
“奴才明白。”阿林山立即应声。
“没别的事儿,你可以走了。”光绪端起茶杯。
“奴才告退”阿林山轻轻退出御书房。
光绪放下茶杯,他想找老佛爷说一说,可惜老佛爷已经不在北京了。曾经心中最恨的是老佛爷,现在却也恨不起来了,有些事儿,总想着和老佛爷说一说。
一直守在收音机旁的慈禧太后,抬手示意李连英关掉收音机。她现在是彻底放心了,打赢了这一仗,收复整个东北也就不是问题了。
可惜,戈辉没有这个福分,当然,戈辉没了,也不全是坏事。只要拉拢好宁远,朝廷或许有机会重新掌控朝阳。朝阳的财货,军力,都是朝廷所急需的,一旦朝廷掌控了朝阳,走向中兴将不再是梦想。
想到这里,慈禧的脸上不禁露出得意的笑容,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但满洲军总司令大山岩可不这么认为,一切都在向最坏的方向发展,他从来没有遇到过如此糟糕的情况,满洲军危在旦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