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携科技穿唐再造盛世风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5章 长安论道,共筑华章(2/2)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我们联合打造的‘数字敦煌’项目,让日本民众能通过vr体验东方艺术瑰宝。”

    下午的分论坛上,关于文明互鉴的讨论尤为热烈。北美国代表展示了与大唐合作的“文明基因库”工程:“我们将罗马法典、大唐律例与北美国宪法进行数据比对,发现‘公平正义’是跨越时空的共识。”一旁的东方大国学者补充:“我们正在编写《人类文明共通词典》,用ai解析2000种语言中的‘和平’‘发展’等词汇,消除认知隔阂。”

    当会议进入关键议程——全球气候协议修订时,大唐与东方大国联合提出“双轨治理方案”。李浩哲的提案引发共鸣:“一方面,发达经济体需承担80的减排责任;另一方面,我们愿与发展中国家共享沙漠治理技术。”他展示沙海市的实时画面:“这座从沙漠中崛起的城市,正是科技赋能生态的典范。”东方大国随即承诺,将在未来十年援建50个“沙漠绿洲”示范项目。

    夜幕降临,长安会议中心举办文化晚宴。舞狮表演与现代光影秀交相辉映,各国代表身着特色服饰共舞。东方大国代表团带来的京剧《丝路长歌》,讲述了大唐与东方先民跨越山海的友谊,令全场动容。演出结束,王宏邀请李浩哲共同敲响编钟,悠远的乐声回荡在长安夜空。

    会议最后一天,《长安宣言》正式签署。这份凝聚着各国智慧的文件,特别强调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东方理念。当各国代表在电子签名墙上按下手印时,全息穹顶呈现出全球地图被金色纽带相连的画面,象征着合作共赢的未来。

    散场时,王宏与李浩哲并肩而行。“这次会议,让世界看到了兄弟盟的力量。”王宏说道。李浩哲望向灯火通明的长安城:“我们的友谊,不仅是两个国家的携手,更是为人类文明探索新可能。”远处,大雁塔的灯光与会议中心的科技之光遥相呼应,仿佛在诉说:古老的东方智慧,正照亮世界的未来之路。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