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灵树福地的氤氲灵气中,距离那泛着微光的传送阵百丈之遥,静立着一座青瓦白墙的四层阁楼。
阁楼飞檐翘角间悬着一块古朴匾额,上书\"凡道院\"三个斗大金字,笔锋如刀刻斧凿,出自独孤信之手。
字迹表面似有云雾流转,细观之下,每一笔划都蕴含着金木水火土等多重道则纹路,宛如微型大道图卷。
若有凡夫俗子驻足凝视,有那资质出众的,便会觉天地大道在眼前徐徐展开,心间似有一粒萤火般的道种轻轻颤动——这便是留下的机缘,专为叩问天道的凡人埋下希望之种。
阁楼西侧百步之外,是一片占地千亩的演武场。
青石板铺就的地面被磨得发亮,边缘立着丈高的夯土围墙,墙头上\"凡\"字战旗猎猎作响。
演武场中央的点将台上,刻有\"破天\",“斩仙”,笔画间有淡淡剑意流转。
这里是凡军的驻地,二十万将士皆着统一的玄色劲装,甲胄上镌刻着简化版的纳气诀纹路——他们皆出身凡道院,从各地搜罗来的市井少年,经此淬炼,已成福地内不可小觑的凡人力量。
凡道院立院至今已三十余载。檐角铜铃每响过三百六十次,便代表一个春秋更迭。
尽管尚未出现能勘破匾额道则、真正踏入修行门槛的惊才绝艳之辈,但院内\"纳气诀\"修行体系却结出累累硕果。
此诀专为凡人体质而创,分后天和先天两境,讲究以身为炉、以气为炭,淬炼凡躯直至百病不侵、力能扛鼎。
如今演武场中,能徒手劈开青石的纳后天三重修士已逾数万数,更有万人踏入先天二重境界,可在三丈内徒手接下普通刀剑劈砍。
莫要轻视凡人挣脱宿命的执念。
当清晨第一缕灵气混着晨露渗入演武场时,总能看到无数少年在墙根下偷偷临摹匾额上的笔锋,哪怕指尖被道韵割得渗血也浑然不觉。
他们来自田间地头、市井街巷,曾被修士视为\"活不过三十的蝼蚁\",却在这方天地里攥紧了改变命运的契机。
每到月圆之夜,演武场东侧的许愿槐便会挂满红绸,上面歪歪扭扭写着\"成道\"、\"破命\"、\"斩仙\"等字迹——那是二十万凡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