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金疙瘩的科举之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 221章 乡试(四)(1/3)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好不容易熬到了第三场考试,宋致远只觉得全身酸痛无比,哪哪都有些不舒服,不是因为身上的不适,而是在这狭小的地方憋屈的,连早上起来想伸个懒腰都不行,想到还有两天终于可以离开贡院,回去好好睡觉休息,宋致远便忍不住的期待。

    第三场试卷考的是时务策论,主要考的是学子分析现实问题,提出解救方案的能力,题目都是当下朝廷面临的真实问题,比如:治水、边防、反腐、赈灾等等,考生们需要做到,引经据典、结合实际、文笔犀利也就说要结构清晰,逻辑严密,还要会拍皇帝马屁,但也要注意拍马屁的分寸,最后把问题回答上来。

    就好比试卷上这题《论治理黄河水患之策。》

    黄河年年决堤,百姓流离失所,朝廷问你该怎么办?

    看到这个试题,宋致远只想说周夫子真乃神人也,不管做什么题目,都有夫子讲过的影子,虽不能说是一模一样,但只要照葫芦画瓢都不会出大错。

    宋致远认真思索片刻,埋头写下,黄河水患的根子在于泥沙太多,河道越淤越高,可以使用束水攻沙法,“筑堤束水,以水攻沙,此治河根本也。”

    修理双重堤坝,首先遥堤:在离河水五里外修矮堤,发大水时让洪水漫进来,既分洪又能淤田肥地。

    缕堤:紧贴河道修高堤,平时把水“勒紧”,让水流变快冲走泥沙。

    前朝就有某某知府用了这一招,黄河安澜三十年,但后来官员偷工减料,把堤坝修成“豆腐渣工程”。

    在建减水闸门,在险要河段,修活动闸门,水位涨到危险线就开闸门放水进蓄洪湖。

    最后发动百姓们黄河摊上种柳树、芦苇,根须能固上,枝叶能编防汛麻袋。

    再给百姓们一点奖惩制度,比如百姓种活十棵树就能抵上一天的徭役,提高百姓们的积极性。

    最后总结束水攻沙之法,“实乃千古良策,然今之弊在官吏敷衍,若皇上严查河工账目,斩贪官以儆效尤,则黄河清,圣朝兴矣!”

    八月份的建台省,燥热无比,号舍里滚滚热浪袭来,宋致远用细棉布沾了些水,洗了把脸,又把脖颈四周也擦拭了一遍,才觉得稍微凉爽一些。

    看了这么久的试卷感觉眼睛疲劳,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