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话下。
果然到了王秀才开办的私塾门前,就见到三堂哥被一群小朋友围在中间。
“三河,明天见。”
“三河,明天我给你带好吃的。”
“我也是。”
宋三河一一挥手回应,神气的不行。
宋三牛看着好笑,凑上前摸了摸小侄儿的小脑袋笑道:“看来,这书读的不错。”
宋三河见是小叔和小弟,仰起小脸有些不好意思嘿嘿一笑:“你们都看见啦,害,小意思啦!”
几人坐着牛车先是把宋三河送到老宅,然后才回了新宅这边。
日子过得很快,很快便到了月底休沐这天,宋三牛准备搬家,前几天一家人去镇上的房子看过,都满意的不行,镇上的房子和家里这座新宅格局是一样的,院子也挺大,还有一口水井,院子里一共有六个房间,也是青砖瓦房,只不过是比他们宋家村的新宅旧上一些,不过地里位置还算不错,就在镇上街道边上,最外边的房子还可以装成铺子,做些买卖。
价格什么的也挺公道的,宋三牛一共花费了四十六两半钱银子,就这还是因为主家着急卖房,不然估计没有四十八两银子下不来,老爹说如果要是离镇上街道远些没有铺子,估计三十两左右就能买下来。
宋四河记得家里的新宅前后就花了二十多两银子,如今在镇中心能花四十多两银子买套房子还能带个铺子非常划算。
吸取上一次的教训,这次家里买房,村里人谁都不知道,便是大房和二房都以为老三这是在镇上租的房子,再加上前几日宋三牛往返镇上比较频繁,每次都搬一些,今天一家人坐牛车去镇上,村里人还以为他们一家就是去镇上赶集呢!
几人坐着牛车,一路上有说有笑很快便到了镇上,他们的房子在街道边上,很好找,院子很大,即使牛车牵进去,也很宽敞,六间房子,宋三牛王氏一间,老俩口一间,宋四河一间,堂屋一间,灶房一间,还有一间靠近街道边上,以后装修成铺子就行,反正小俩口和老俩口很满意,等宋四河看见自己的房间更是满意。
推开门,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张崭新的书桌,上面整整齐齐地摆放着文房四宝,靠墙的书架上,两本崭新的书籍散发着淡淡的墨香,书桌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