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叩见王爷,不知王爷召见所为何事?”
靖江王没急着说话,而是不动声色地打量着这个令皇帝极为满意的大臣。
见宋应知神色镇定,不骄不躁,他心中不住地点头。
“宋大人免礼,赐座。”
等宋应知坐下后,靖江王这才开口:“宋应知政绩累累,本王远在这岭南之地,也听到商人们乐意不绝的说着你的传奇,如今一见,果然是名不虚传。”
“王爷谬赞,这都是下官的分内之事。”
宋应知拱手谦逊回道,心中静静的等着对方此次请他来的目的。
果然,下一秒,见王爷微微一笑,话锋一转说:
“宋大人一心为民,本王自然是为皇上高兴,不过今日本王听闻,宋大人罢免了多地官员,这一行事不免过于激进了些。”
面对靖江王的质疑,宋应知神色坦然回道:
“王爷,粮仓一事关乎百姓生命安危,马虎不得,当年南阳大旱时,正是因为粮仓出了问题,下官不得已才发行南阳债券,耗费五年之久才将这钱还上。”
见王爷听得认真,宋应知继续解释:“广西虽是瘴气之地,但多在西北,东南地区地势平缓,也容易发生旱灾,若到时候才发现问题,本官了凑不到一个省的赈银。”
广西一共十一个府,九个州,加起来至少一百五十万余人,若是粮食出了问题,他得发行多少债券才能买回粮食?
“宋大人有勇有谋,本王佩服!”
靖江王摆了摆手,看着宋应知,满脸赞叹。
“你且放心做好本职之事,莫要被这些闲言碎语干扰,若有人参到圣上跟前,本王自会替你说话。”
事出反常必有妖,他与靖江王无交情,对方怎可能无缘无故帮他?
宋应知起身抱拳,佯装感激回:“多谢王爷体谅,下官定当竭尽全力,不负王爷与圣上所托。”
顿了顿,又继续说道:“当然,王爷若有什么事,尽管吩咐,下官必当效劳。”
见宋应知如此上道,靖江王脸上笑意更盛,将堂中下人屏退后,对方才收敛情绪,正色问:
“本王听闻,宋大人极为擅长改装火器?”
宋应知心中一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