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弘治家的二皇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7章 调令(求追更)(2/3)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安稳了也有一段时间了,杨一清那边来了信件,哈密土质不适种植农务,想请求朝廷派人在甘宁一带加大屯田力度,好将粮食西送给哈密。”

    哈密和关西七卫的土壤天生不适合种植粮食,那边还有大批量军队驻守,对粮食的需求很大。

    明朝最开始对边塞缺粮的政策是天才朱元璋想出来的开中法,开中法是真的天才想法,这不是贬低朱元璋。

    在那个时代,利用商人达到调粮于北疆的政策,实在很高明。

    只是开中法施行百年后,这项法令已经名存实亡。

    最开始商人通过运粮到边塞,从而拿到边军手中的盐引凭证,拿着盐引凭证可以到大明指定的盐场去兑换盐。

    盐是重利,只要拿到盐引,商人们就有资格做食盐生意,从而换取高额的利润。

    当开中法施行后,大明朝不知多少商人前赴后继的给边军运输粮食,从而解决了边军缺粮的危机。

    只是随着明朝历代皇帝滥赏无度,国内权贵和士大夫阶层获得的盐引越来越多,可盐场的食盐又不能一直生产,最后便发生了盐引过盛而食盐所剩无几的情况。

    商人们手里堆积了大量盐引,可盐场没有那么多盐巴兑换,最后这些盐引只能堆积在商人手中,有的商人手里还陈放着英宗时期的盐引,后来官府又不承认前朝的盐引……这种情况持续下去,谁还愿意去开中?

    发展到弘治时期,已经没有商人会运输粮食去边塞,边塞缺粮的危机渐渐显现出来,不得不自己屯军田所用日常粮食消费。

    弘治皇帝不以为意的道:“这些事你和大哥商量吧,杨一清的建议也是不错的,他有眼光,替咱们分忧,要支持他。”

    朱厚炜点头道:“好。”

    “杨廷和已经被你磨的差不多了,这个刀也该要登上战场了,找个机会给杨廷和升上来!”

    “李东阳老了,能取代他的有且只有杨廷和!”

    朱厚炜也有这种想法。

    爷俩正在商量事情的时候,怀恩小心翼翼走来,道:“皇爷,英国公求见。”

    弘治皇帝噢了一声,道:“宣吧。”

    “父皇,英国公找你有什么事?我回避一下?”

    弘治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