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们可以晚来早走,不会耽误家务。”
这番话说完,反对的声音渐渐小了。
“那学费怎么算?”有人小心翼翼地问。
柳雨柔笑道:“不收学费。只要孩子们肯用心学,一切费用我都包了。”
这话一出,现场顿时沸腾。
“雨柔姑娘真是菩萨心肠啊!”
“这么好的事,傻子才不答应!”
就这样,东林村第一所男女同校的学堂开办了。
很快,一位年迈的夫子来到了东林村。他原本以为乡村破败,却不想这里街道整洁,房舍齐整。祠堂更是收拾得一尘不染,还有人专门伺候起居。
第一天上课,夫子看着身着统一服饰的孩子们齐声问好,不禁感慨:这或许是他教书生涯最好的归宿。
起初,女孩们都很拘谨,总是坐在后排不敢出声。但在柳雨柔的鼓励下,她们渐渐变得活泼起来。
特别是当绣娘来教授刺绣时,女孩们更是兴奋不已。那些原本反对女儿上学的家长,看到孩们不仅能认字写字,还能绣出漂亮的花样,也都心服口服。
村民们每每路过祠堂,听到里面朗朗的读书声,都会驻足微笑。孩子们的笑声,给这个古老的村庄注入了新的生机。
这一切的改变,都源于那个叫柳雨柔的姑娘。她用自己的方式,悄悄地改变着这个村子里的陈规旧俗。
春去秋来,东林村的学堂渐渐有了名气。周围村子的人也纷纷打听,想把孩子送来读书。
看着孩子们天真烂漫的笑脸,柳雨柔知道,自己的选择是对的。这些孩子们,终将成为改变这片土地的希望。
柳雨柔的新宅子终于落成了。
她站在门前,看着这座耗费了不少心血的宅院,嘴角不由露出一丝满意的笑容。
与寻常人家不同,这座宅子虽外表朴实,内里却别有洞天。每一处细节都凝聚着她的心血,从选址到设计,再到监工,她都亲力亲为。
“这砖缝要抹得再细些,”她还记得自己站在脚手架上对工匠说,“墙面要平整,不能有一丝凸起”
工匠们用最传统的榫卯工艺,一点一滴地将她脑海中的构想变为现实。没有胶水,没有化学品,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