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此崩裂,甚至可能将秦川逼反,让秦川站到朝廷的对立面。
原因很简单,鬼子是他打服的,得到利益的却是朝廷,甚至还要他放了,已经是他案板上鱼肉的鬼子。
换是谁,也不可能对朝廷一点意见都没有。
殿下的大臣也不是傻子,也都猜到了这是鬼子的阴谋,可整个辽东的利益,还有辽东四省的地盘,朝廷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放弃的!。
最关键的是,鬼子给的时间太少了,他们就连找秦川商量的机会都没有。
还有一点,朝廷一旦跟秦川的关系破裂,没了秦川作为威胁,鬼子也就没必要归还辽东了,甚至会对大夏其他地区下手。
只要他们不去招惹秦川,整个大夏又有几支军队,能挡住鬼子的进攻。
到时朝廷,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不光得不到一点好处,还会恶了秦川这个盟友。
“陛下,微臣觉得可以答应,倭奴国使臣提出的条件,辽西王应该也能理解,朝廷做出这样的选择。”
整个大殿安静了十几分钟,突然一个兵部的将领站出来开口说道。
“哦,怎么说?。”
听到这个将领的话,皇帝赵颖开口问道。
“陛下,答应倭奴国的条件,朝廷也是无奈之举,辽西王就算不为朝廷考虑,他也要为辽东的百姓考虑,辽东一日在倭奴国手中,辽东的百姓,就会一日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为了辽东数亿百姓,辽西王一定会理解朝廷的做法,臣请陛下,答应倭奴国使臣的条件,尽快将辽东的百姓解救出来。”
那名兵部的将领再次开口说道。
“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不等皇帝赵颖作出决定,又有十几位大臣站了出来。
“老将军跟几位老臣,怎么看?。”
见朝廷最有分量的几人,还没有开口说话,皇帝赵颖不着急做出决定,再次看向几位老臣开口问道。
见皇帝询问他们了,几位老臣还是没有说话,只是同时看向了倭奴国使臣。
释意皇帝赵颖,这里还有外人在,有些话不方便说给外人听。
皇帝立马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