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给老大了,这可都是工分,她们跟老大过,钱难道不给老大?”
“就算不给,他们揣着,迟早是谁的?”
到头来,好处不还是落在了老大一家。
老三也不再说话,心里也有了想法。
就这样,两房的人从背地里闹腾,再明着闹起了分家。
老大一家坚决要分家,说不分家可以,但老三必须要下地。
要不然,就分家。
老三一家也不情愿了,觉得老大就是明摆着要分家,不然以前怎么不说。
她们也说了,分家可以,必须把老大家三个孩子,这些年吃的喝的,折换成钱,补贴给他们。
这汪老太怎么愿意,她管家几十年,把着家里所有命脉,怎么舍舍得分家。
她心里也清楚,只有当这个家,两个儿媳才能好好伺候她。
汪家老两口说什么都不肯分家,老大说他偏心老幺,老幺说她偏心老大。
就这么僵持着,老大一家也不下地了。
老幺媳妇也大着肚子,跑回了娘家。
汪家要分家的事情,也在村里头闹得沸沸扬扬。
村书记也不得也出面,提出让她们把家分了,不能耽误下地。
“这孩子都这么大了,就把加分了,你们老两口,以后也不用在这么辛苦。”村书记说。
村书记说的话好听,但村里头谁不知道,这汪老婆子是个管会拿捏媳妇了。
仗着自己揣着钱,五十岁就不肯下地干活了。
这要分家,可不是要了她的老命。
汪母也没了往日的光彩,事情闹到如今这局面,村书记都开口了,这家不分也得分了!
她想不明白,家里之前不都这样过的,怎么就闹得要分家了。
她心里也委屈,老大和老三居然说她偏心,她是偏心,但和老大和老幺一家是一样的。
一个是她第一个孩子,一个是她岁数大,好不容易生的老小。
每一个,她都是放在心尖尖上疼的。
她只能流着泪,在村民的见证下,把家分了。
尽管她哭的很伤心,但她那两个儿子,个个像没看见一样,皆不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