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三国:成为孙权的心尖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72章 孙权顿悟,不是世人看不透,而是人性太精明(2/3)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下的乱世来说,国家动荡多年,百姓困苦不堪。但世间规律便是如此,越是动荡,人们越不甘沉沦。即便如蝼蚁般渺小,也要活出人的精彩,这便是乱世出英豪的缘由。乱世既渴求英雄,也造就英雄。可英雄与英雄各不相同,气质秉性各异。有的英雄在磨砺中成就帝王之姿,有的却在岁月中湮灭;又或是英雄辈出、各自称雄,谁也奈何不了谁,这何尝不是运气使然?”

    多么精彩精辟的言论!

    孙权听得入神,觉得袁绮绮说得实在太妙。

    孙权所处的时代,时局动荡,是命运将他推上江东之主的位置,他只能奋勇向前,在与曹操的对峙、和刘备的周旋中,摸索前行。可以说,孙权今日的成就,既是时代的馈赠,也受限于时代与对手。

    曹操老谋深算,在许昌经营多年,根基深厚,麾下兵强马壮、良将如云,孙权与之对峙,确实未占得运气先机。

    孙权这才明白,他身旁小女子已巧妙地回答了他的问题。图谋天下,不仅关乎个人能力、团队凝聚力与智慧,运势同样关键。

    孙权于是由此开始思索,该如何为自己创造好运,又怎样逐步瓦解对手的运势?

    此刻,刘备自觉正值壮年,挥师攻打益州。在孙权看来,益州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刘备想要不费一兵一卒拿下此地,谈何容易。况且,刘备率军进入刘璋的地盘争夺权力,本就师出无名,这无疑是侵略与掠夺之举。

    孙权有时会暗自讥笑刘备,这位以道德仁义自居多年的枭雄,终究还是按捺不住野心。

    遥想当年在徐州,徐州牧陶谦多次诚恳相托,刘备假意推辞再三才接手;于荆州时,刘表亲自将州牧之位托付,刘备亦是故作谦让。可如今,年逾五旬的刘备却主动出击,开始明目张胆地争权夺利。

    孙权顺便想了一回:该如何瓦解刘备的气运?

    这个问题很值得深入探究。《道德经》中云 “治大国若烹小鲜”,宏大的事业,其关键往往藏于细微之处。

    孙权想,若能将刘备的好运引至江东,让曹魏阵营的人才对江东心生向往、由衷称赞,方为良策。

    毕竟图谋天下,除了军事上的较量,更在于人才的争夺与人心的收服。

    回顾过往,孙权这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