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那一座城,将承载起孙权逐鹿天下建功立业的宏伟抱负(2/3)
五岁,再搬出去新建自己的府邸,无论是自立门户,还是出去建功立业,都随他们的心意。”
母亲吴太夫人也深表赞同。
一个家里不能没有成年男人支撑,若是留下大乔和徐妙然两位寡妇,带着年幼的儿女们,或是留在北固山,或是在秣陵城自己找宅子居住,哪怕距离再近,吴太夫人也放心不下。
吴太夫人说道:“我们是一家人,风风雨雨这么多年都过来了!这里的房子不过是旧了些,为了节俭,也用不着花太多钱修缮整理,大家就一起过些苦日子吧。你放心,你大嫂和三弟妹不会有怨言的。”
若是像城中有钱人一样,倒不必顾虑这些,只要有钱,秣陵城破旧些又何妨?不出几日便可大兴土木,将大宅子重新修缮一番,住起来既气派又舒适。
这些道理,徐妙然和大乔都明白。
她们虽不姓孙,但早已是孙家人,儿女们更是孙家血脉。就算是为了孩子们的未来,她们也一定会和孙权夫妻同甘共苦。
大乔也说:“哪有我们搬出去独自过日子的道理?为人子女,理应孝顺公婆、抚育孩童。若是不懂这些,这辈子便白活了。”
徐妙然也附和:“这一大家子事务繁杂,我和大嫂若是私自离开,重担岂不是都落在二嫂身上?我们还指望二嫂继续开办学堂,教育这些孩子们,可得帮着二嫂一起忙活。”
大乔和徐妙然在家务管理、下人调度方面十分得力,尽管此次搬家工程浩大繁重,但有她们操持,不过多花了几日便整理得井井有条。
袁绮绮看着这一大家子人,心中有时也会感慨。
她是现代思想不搞宅斗,常觉得女人的世界若是一辈子困于家长里短的琐碎是非中,该是多么可悲。
幸好她遇到的婆婆、妯娌,还有小姑子孙尚香,都是大见识豪爽直率之人。
即便在长久的生活中难免会有冲突,但大家都能往好处想,心系孙家,看在孙权的面子上,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袁绮绮觉得自己在这方面很幸运了。
眼看着大嫂和徐妙然各家的儿子们日渐长大,袁绮绮也很乐意为这些孩子的成长谋划。
“首先,要给予他们良好、积极、正面的知识教育和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