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绮绮倒没有深究,真真帮孙权出主意。这个办法并非单纯地筹银子,关键在于聚拢江东人心。“我帮将军想个主意,下次将军见到镇江老辕,务必恳请他老人家写一本新书,在整个江东六郡义卖,所得银钱全部用来资助江东军队保卫家园。镇江老辕虽年事已高,做将军幕僚怕是力不从心,但写一两本书义卖,支持他的忘年之交还是轻而易举的。” 袁绮绮自我打趣道,“唉,若是世人得知这八十岁老头子还在写书挣钱助力孙将军建设军队,江东上下何愁不能同仇敌忾?”
袁绮绮这个计谋看似大气,孙权听来却觉得其中透着一丝 “小气”,大概是在怪他把她描绘成八十岁老头形象。孙权可不敢表露想法,只是试探问:“老辕他老人家会愿意?”
袁绮绮演技十足,两手一摊,装作根本不认识镇江老辕的样子:“将军与他相熟,自然是将军去和老辕商量。唉,可惜啊,英雄会迟暮,写书先生也垂垂老矣,只是不知老辕的身子骨还熬不熬得住这番劳累。”
袁绮绮感叹完,将木箱子锁好,从书架上拿起一本《论语》,回到床上歪着看书去。孙权目光还停留在那木箱子上,心里琢磨这箱子里除了书册和稿纸,莫非还有别的东西?
镇江老辕的声名,不仅在江东掀起风浪,在曹操的阵营中也屡屡成为热议焦点。这首先要归功于曹操对江东局势的密切关注,江东任何风吹草动,都逃不过他的耳目。
其实镇江老辕究竟是何许人也曹操并不在意。他是十八岁的妙龄少女,还是八十岁的白发老叟,于曹操而言都无关紧要。但听闻这镇江老辕竟是孙权好友,曹操不禁陷入深深思索。
“孙权这小子越来越让人捉摸不透。不仅能亲自领兵为父报仇,讨伐黄祖,还能镇剿山越,兵不血刃地平定孙辅叛变,成功解决庐江城李术之乱,以及宗室孙暠之乱。甚至还会亲自下地耕田,做些收买人心的面子工程。如今更是玩出新花样,与低俗文化圈中的重要人物建立起了联系。”曹操心中暗自惊叹,这孙仲谋究竟隐藏了多少不为人知本领?
曹操虽不觉得镇江老辕这样的写书先生有多么了不起。他读过老辕作品,不过是写些小闲书用以卖钱罢,与他膝下两个儿子曹丕、曹植相比,文采简直是天壤之别,更别提与他曹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