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科举改革乃是为了选拔真正有才能、能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试点推行以来,成效初显。那些所谓的扰乱秩序、学风不正,不过是守旧之人的无端指责。”
钱坤冷哼一声,出列说道:“张大人,话可不能这么说。自从改革试点推行,各地学子纷纷摒弃圣贤经典,钻研那些奇技淫巧,这不是学风不正是什么?”
张诚针锋相对:“钱大人,时代在变,国家所需人才亦在变。实学知识关乎国家的科技、工商发展,怎能说是奇技淫巧?如今西方列强虎视眈眈,若我们仍拘泥于旧学,如何能抵御外侮,富国强民?”
双方你来我往,争论不休。皇帝听着两人的辩论,陷入了沉思。良久,他缓缓说道:“此事事关重大,朕需再斟酌一番。张诚,你先退下吧。”
张诚心中虽有不甘,但也只能领命退出。回到府邸,他把朝堂上的情况告诉了林婉儿和苏瑶,三人都陷入了沉默。
“难道我们的努力就要这样付诸东流?” 苏瑶忍不住打破沉默,语气中满是愤怒。
林婉儿沉思片刻,说:“张大哥,我觉得我们不能坐以待毙。或许我们可以找一些支持改革的官员,让他们在朝堂上为我们说话。”
张诚点点头:“婉儿所言有理。只是支持改革的官员大多官职不高,在朝堂上的话语权有限。”
就在他们一筹莫展之时,突然传来一个消息:北方边境出现了小规模的匪患,当地驻军多次围剿都未能成功,百姓苦不堪言。张诚意识到,这既是一个危机,也是一个转机。
他立刻进宫面见皇帝,主动请缨前往北方剿匪:“陛下,臣愿前往北方边境,剿灭匪患。科举改革之事,还望陛下再给臣一些时间,待臣归来,定能让陛下看到改革的成效。”
皇帝看着张诚,眼中闪过一丝犹豫,但最终还是点了点头:“好,朕就再给你一次机会。此次剿匪,务必成功,否则,科举改革之事,朕也难以再支持。”
张诚领命后,立刻开始筹备北上事宜。苏瑶自然是要跟着一起去,林婉儿虽心中担忧,但也知道此时不能拖张诚的后腿,她决定留在京城,为张诚收集朝堂和各方的消息。
几天后,张诚和苏瑶带着一队精锐士兵,踏上了前往北方边境的路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