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科举风云之张诚传奇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2章 很是欣慰(2/3)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张诚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他深知自己对苏瑶的感情深厚,但又无法忽视林婉儿的存在。他不知道该如何抉择,只能将这份感情暂时埋在心底,专注于自己的官场事务。

    在科举方面,张诚虽然已经高中进士,但他并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他看到当地的教育资源十分匮乏,很多有才华的学子因为没有良好的学习环境而无法施展自己的才华。于是,他决定在县城里创办一所书院,为学子们提供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张诚四处奔走,筹集资金,邀请名师。他的举动得到了一些有识之士的支持,但也遭到了一些人的反对。那些豪绅富商们认为张诚此举是在培养自己的势力,对他们不利,于是便想方设法地阻挠他。他们散布谣言,说张诚创办书院是为了谋取私利,还暗中破坏书院的建设。

    面对这些困难,张诚并没有退缩。他一方面与那些反对者进行斗争,揭露他们的阴谋;另一方面,他更加努力地工作,争取让书院早日建成。在他的坚持下,书院终于建成了。开学的那一天,县城里的学子们纷纷前来报名,张诚看着他们充满渴望的眼神,心中感到无比的欣慰。

    然而,张诚的官场之路并没有因此而变得平坦。他的一系列举动引起了上级官员的注意,那些与豪绅富商们勾结的官员们开始对他进行打压。他们在张诚的工作中挑刺,给他安排各种难题,试图让他知难而退。

    有一次,上级官员要求张诚在短时间内完成一项不可能完成的赋税任务。他们知道张诚一向关心百姓疾苦,不会强行征收赋税,于是便想以此来为难他。张诚深知如果按照他们的要求去做,百姓们将会不堪重负,但如果不完成任务,自己也将面临被弹劾的危险。

    在这个关键时刻,张诚决定向上级官员们阐明自己的观点。他亲自撰写了一份详细的报告,说明了当地百姓的生活状况和赋税的不合理之处,并提出了自己的改革方案。他带着这份报告,不顾路途遥远,亲自前往京城,向更高层的官员们申诉。

    在京城,张诚遇到了很多困难。他四处碰壁,很多官员都不愿意听他的意见,甚至有人将他赶出了衙门。但张诚并没有放弃,他通过各种渠道,终于见到了一位有实权的大臣。这位大臣被张诚的执着和真诚所打动,他认真听取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