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住处后,张诚将面圣的情况写信告知了苏瑶和林婉儿,让她们不要担心。在信中,他还表达了对苏瑶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她们两人的关心。
进入翰林院后,张诚开始了繁忙的工作。他主要负责起草诏书及机密文件,参与史书纂修等工作。虽然工作任务繁重,但张诚凭借着自己的才华和努力,很快就适应了新的工作环境,并得到了同事们的认可和赞赏。
然而,翰林院并非是一片平静的净土。这里也存在着各种政治斗争和派系纷争。一些老臣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和利益,会对新入职的官员进行打压或拉拢。
张诚很快就感受到了这种复杂的氛围。有一次,一位资历较深的翰林编修找到张诚,暗示他加入自己的阵营,并承诺会在仕途上对他多加关照。张诚心中明白,这是一场政治博弈,如果自己轻易加入某一派系,可能会陷入无尽的争斗之中,但如果直接拒绝,又可能会得罪对方。
他委婉地回应道:“前辈,我初入官场,只想先专心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朝廷效力,对于其他事情,我还没有过多的考虑。”那位编修听了张诚的话,脸色微微一变,但也没有再说什么,只是淡淡地说了句:“年轻人,你好好考虑考虑吧。”
回到家中,张诚陷入了沉思。他深知在这官场之中,想要保持中立并非易事,但他又不想卷入那些无谓的争斗。他决定还是以自己的原则和理想为重,专注于提升自己的能力和为朝廷做出贡献。
在工作之余,张诚也会与一些志同道合的同事交往。他们会一起探讨诗词文章、学术见解,互相学习和进步。其中有一位名叫李翰林的同事,与张诚年龄相仿,两人十分投缘。
有一天,李翰林邀请张诚到家中做客。在席间,李翰林感慨地说:“张兄,这官场之中,看似风光无限,实则暗流涌动啊。我们这些读书人,本想着一心报国,却没想到还要面对这些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政治斗争。”
张诚点头表示赞同:“是啊,李兄。但我们不能忘记自己的初心,无论外界如何复杂,我们都要坚守自己的原则,努力为朝廷和百姓做些实事。”
两人相视而笑,举杯共饮,彼此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坚定和决心。
而在远方的苏瑶和林婉儿